很多人不了解刘备和东吴,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后人对刘备夷陵之战的评价。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刘备被东吴的鲁迅以火击败,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东吴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只有人员损失了数万人。在这场战斗中,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都失去了争夺世界的资格。坐山观虎斗的曹魏坐收渔利,实力更强。
[img]572177[/img]
那么,如果刘备不采取攻击东吴的策略,修复东吴,共同攻击魏,情况能改变吗?甚至,有可能复兴汉朝吗?答案是情况肯定会好得多,但复兴汉朝的机会相对较小。
是的,在当时三国的情况下,刘备只占据了益州一州之地,而孙权只占荆州、扬州和交州的一半,土地广阔,人口稀少。两国根本不是曹魏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和孙权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共同抗击曹魏。这是两国唯一正确的战略,刘备不采取这一战略,发动夷陵之战是完全错误的。即使刘备打败了东吴,也只会得不偿失。幸运的是,曹丕没有听从刘烨的建议进攻东吴,这使曹魏失去了当时统一世界的机会。
[img]572178[/img]
那么,如果刘备采取正确的战略,与东吴联合起来,与曹魏作战,他会复兴汉朝吗?我们说,虽然这是唯一的机会,但机会相对渺茫。
首先,实力差距很大。我们已经知道,曹魏在土地上占据了十分之七的土地,曹魏在人口上也占据了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曹魏的土地发展相对成熟。在军队方面,曹魏的军队数量优于蜀汉和东吴,曹魏有另外两个国家没有的优势,也就是说,它有优秀的马场,有大量的骑兵和强大的战斗力。
[img]572179[/img]
@ 蜀汉失去荆州后,蜀中北伐只有一条路。蜀汉和东吴北伐的战场距离数千英里,相互合作并不容易。例如,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他也与东吴合作。然而,由于合作不力,曹魏被打破了。曹魏通常在关中阻止诸葛亮进行防御。在江淮地区,只要东吴离开水军的掩护范围,曹魏就会以强有力的突击击败东吴。
所以蜀汉和东吴一起北伐极其困难。这里不仅要有共同的计划,还要碰运气。这个运气问题很难说。
[img]572180[/img]
@ 夺取荆州后,苏州失去了北伐的能力。苏州夺回荆州,似乎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形势。然而,事实上,它已经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保守的战略。
我们可以看到,当吕蒙建议孙权夺取荆州时,他说徐州很难投入大量力量。然后,苏州夺取了荆州,承担了关羽原来的防线。这使得已经不足的军队更加分散。此时,苏州还有多少力量夺取徐州,更不用说夺取后保持它了。因此,苏州不可能全力北伐。
[img]572181[/img]
第四,刘备应该能够在北伐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这种成果并不是决定性的。这是在长期的战争中,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人口也在战争中,大量的逃亡和死亡,整个雍凉地区可以说是一片荒野。即使刘备赢得了雍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继续攻击关东的基地。
如果刘备不能赢得雍凉地区,在关中与曹魏拔河,刘备军队的后勤供应线将通过秦岭,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再加上骑兵的优势,刘备的军队主要是山地步兵。刘备北出秦川并不容易。
[img]572182[/img]
第五,由于东吴背信弃义,袭击荆州,俘虏关羽,蜀汉对东吴产生了怀疑,双方互相警惕,难以投入北伐。我们可以看到,在诸葛亮时代,虽然诸葛亮大力开展外交工作,与东吴重新联盟,但他仍然为东吴做好了准备。
在蜀汉与东吴的交界处,蜀汉一直驻扎着一支精锐的军队。即使在与苏州友好的时期,军队也没有改变。蜀汉灭亡后,军队还阻止了苏州的军事行动,撤退了苏州的进攻,消除了苏州趁火抢劫的想法。
[img]572183[/img]
此外,由于吴的所作所为,刘备的荆州派和河北派人员都讨厌吴。如果他们修复了吴,即使他们不反对,他们也会对北伐感到不满,削弱蜀军的战斗力。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刘备成立蜀汉后,唯一能夺取世界的正确战略是与东吴建立联盟,与曹魏作战。然而,即使刘备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打败曹魏,恢复汉朝的希望也非常渺茫。
[img]572184[/img]
这是由于双方的实力差距和蜀汉与东吴的合作造成的。蜀汉和东吴北伐成功的可行方式是将主力集中在长江一线与曹魏作战。然而,这就要求东吴再次放弃荆州,并将刘备作为进攻基地。然而,从孙权的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刘备不仅要采取正确的战略,还要采取正确的战术,最终要看上帝是否会给他好运。
如果刘备当初没有发动夷陵之战, 如果联合东吴,能否帮助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