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元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到1402年元朝灭亡,整个元朝持续了162年。然而,由于元末政权腐败,人民受到严重压迫,民间起义发生。然而,元末黄河泛滥,朝廷也主动修缮堤防,但元朝人民不购买朝廷账户。为什么?
[img]572339[/img]
根据史料记载,1344年,“黄河泛滥”
黄河溢出,平地水二丈,决白茅堤、金堤、曹、濮、济、充等州都受灾。水势北浸安山,沿着会通、运河延伸至济南、河间,将坏两草司盐场”,这意味着今年黄河作为社会经济支柱的农业已经停滞不前。山东、河南等地人民的黄河泛滥已成为难民。
后来,为了平息黄河的泛滥,当时皇帝元惠宗派著名水利专家贾鲁治理黄河。他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两个计划:“一是修建北堤,制造水平崩溃;第一,疏浚并举,挽救河流东行,以恢复故乡。”。
[img]572340[/img]
在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后,贾鲁使用了第二种方案。然而,为了修复堤防,人力当然是必要的。当时,朝廷征用了15万人和2万名士兵,朝廷也向有关部门拨款修复堤防。那么,为什么人们以“石人一只眼,挑起黄河世界”的独眼巨人为由爆发了农民起义呢?
这与元末的腐败有关。
你知道,元末各级地方政府已经腐败到了基础。朝廷向下分配的救灾资金和粮食不能完全由参与堤防修复的人获得。救灾资金和粮食自出国以来一直被剥削。每次经过一级官员的手,都会被官员扣留。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人们手中还剩下多少钱和粮食。
然而,除了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发金钱和粮食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向中央政府表示感谢,感谢的东西只不过是银两。那这两银从何而来呢?扣除救灾的银两官员愿意把最终扣除的钱还给中央政府吗?他们肯定不愿意。因此,这两银必须从人民身上挤出来。因此,税收增加,供奉物品增加,没有救灾拨款的人的负担更重。
除了救灾拨款,修路堤的钱也来自中央政府。像救灾拨款一样,管理和修路堤的官员肯定会把用来修路堤的钱放进口袋。
然而,没有修复堤防的资金,政府从哪里找到了苦力?如果你找到了苦力,你应该如何支付他们的工资?因此,政府强迫每个家庭都有苦力。如果他们不想有苦力,他们会用钱来抵消。如果你没有钱,也没有苦力,你就会被关进监狱,也许一个家庭的生命就会丧失。
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人们更愿意加入起义队伍,而不是被朝廷压榨。因此,起义一爆发,就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导致了元朝的灭亡。
元末黄河泛滥,朝廷出资修缮堤防。为什么人们不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