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唐朝灭高句丽的事,
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扶余人建立的国家。从唐太宗贞观18年(公元644年)征伐高句丽开始,
直到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唐朝才不断讨伐高句丽24年,付出巨大代价,最终灭亡。为什么唐朝如此不屈不挠,不得不摧毁高句丽?原因有很多。
第一,拯救汉民。
[img]571948[/img]
隋朝时期,高句丽四次大举出征,隋文帝一次,隋场帝三次,都以失败告终。在这些战争中,除了许多隋军士兵在战场上死亡外,
许多士兵被俘或散居高丽。唐高祖武德初年,与高句丽交换战俘,获汉人万余人, 由此可见,隋末有许多高丽汉人滞留。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派遣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丽,途中遇到大量汉人,被夹道围观。"隋人望而却哭,
到处都是乡村。陈大德回来后,他向唐太宗报告了他所看到的情况。太宗说:“高丽本四县的地耳,我用成千上万的中风攻击辽东。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拯救它。不要派船师从东莱出来。从海道到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为了拯救滞留高丽的汉人,太宗有征服高丽的意图。
[img]571949[/img]
第二, 是为了收复故土。
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
它属于中原王朝。在战国时期,燕国击败了东胡,赢得了辽东。汉武帝时,汉军摧毁了朝鲜王国,赢得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四个县。当时,高句丽只是汉朝的一个县。直到西晋时期,这个地区都是中国的县。在五胡十六国时期,高句丽利用中原动荡的机会占领了这些地方。在唐朝看来,这是完全非法的,唐朝应该恢复这个地区。
[img]571950[/img]
隋代裴矩说:“高丽之地, 本孤竹国也是, 周代封箕子, 汉时分为三郡, 晋氏也统辽东。 今天,不臣被列为外域, 因此,先帝的欲征已久。
唐代温彦博说:“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阆郡耳。 魏晋以前,近在提封内,不允许以不臣”。
唐太宗准备出兵讨伐高句丽时,更清楚地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得;我今天东征,想为中国报仇”。
[img]571951[/img]
第三, 是为了消除后人的灾难。
唐太宗时,全国已大致统一,贞观十四年,唐军平定高昌,只有高丽与唐朝抗衡。
[img]571952[/img]
此时的高句丽,实力雄厚,是唐朝的重大威胁。到唐总章元年,灭高句丽时,该国还有“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多户”。唐代贞观末年,只有300万户。而且,在前几十年的战争中,高句丽的户数已经大幅减少,其原本的实力应该更强。可以说,高句丽的人口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了东北地区的政权,是唯一能够整合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地区。如果让高句丽继续发展,东北将不是中国所有,一旦中原陷入动乱,高句丽将趁机南入,后果不堪设想。
十九年二月贞观 ,在亲征高丽的路上,唐太宗说:“今天下定决心, 只有辽东未宾, 马盛强,继承因士, 谋臣导以征讨, 丧乱方始 , 我故自取,
不遗后世忧”。
在接下来的20年里,唐朝坚持不懈地讨伐高句丽,为了消灭后人的大灾难,必须灭亡。
唐朝必须消灭高句丽 这里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