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唐代仪刀、障刀、横刀、陌刀有什么区别吗?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日本鹿岛神宫收藏了一把“黑漆装唐直刀”,刀长256cm,刀长226cm,直背刀片,汉式刀坛。同时,它还配备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盛刀盒“唐柜”,这是唯一公认的唐大刀。事实上,唐刀有四种形状。据《唐六典》记载,“刀有四种,一种是仪刀,一种是障碍刀,一种是横刀,另一种是陌生刀”。这四种刀形状不同,功能不同,代表着盛唐的辉煌。
[img]572302[/img]
上图_ 陕西省长安县唐代窦皓墓出土的水晶坠金柄饰仪刀
仪刀
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南里王村发现了一座唐代窦皓墓,其中发现了一把水晶坠金柄装饰刀,刀长84.7cm,刀脊上有一个错误的金铭文。它的出现给了仪器刀一个物理样本。仪器刀起源于班级剑、直刀环首、双手刀柄、龙凤环、错金银,是唐朝皇家林军、玉林卫、千牛卫使用的标准刀具。
因为仪刀太长,腰间不可能,只能双手握住,刀身杵地。有些仪刀太长,刀柄的环首高和面部。在唐代易德王子和长乐公主的墓中,壁画中有武士双手拿着刀站在胸前,威严肃穆。仪刀对日本、高丽、吐蕃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日本和高丽都有仪刀风格的刀具出土。本文开头的“黑漆装唐直刀”和正仓院收藏的“唐大刀”、“唐样大刀”、“黑作大刀”等名刀,年代久远,风格古朴,有仪刀之风,但与《唐六典》记载多有不同,有待考证。
障刀
仪刀已经得到了物理证据,但障刀是唐刀四制中最具争议的刀具。《唐六典》认为,障刀“覆盖障碍物以御敌”。障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阻挡或掩盖,另一种是用来阻挡和阻挡的东西。当然,不同的定义有不同的功能。
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大刀派,有些人认为障碍刀是用来清除周围的障碍物的,所以障碍刀应该是宽刀直刀,刀长80-100厘米,属于军事主刀。唐宋时期,古人用来扫除障碍的“畲刀”也是宽刃大刀。另一方面是匕首派。由于横刀和陌生刀太长,士兵在近距离防御时需要一把15-40厘米的短刀。作为近距离防御的刀具,障碍刀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
[img]572303[/img]
上图_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无环
横刀
仪刀是贵族专属的,障刀有很多疑点。真正“脚踏实地”的是横刀。与仪刀相比,横刀全长60-80cm,刀厚6-8mm,步骑兼用,刀对象更广,如士兵、差役、快速捕捉等。既然是戴刀,挂在腰上,既有剑的优雅潇洒,又有刀的刚猛霸气。
唐高宗李志对千牛卫将军王和善说:“别人找不到我,青佩大横刀在我身边。”从李志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宫廷保镖除了仪器刀外,还有横刀,这证明了横刀比仪器刀短。当时横刀的锻造工艺相当先进,刀刃锋利,劈刺好。
由于工艺复杂,横刀的制作工艺一度丢失。现在浙江龙泉剑匠已经恢复了横刀。然而,许多过程无法继承。古色古香的横刀只是形状相似,离真正的恢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2017年上映的电影《狄仁杰的四大天王》中,冯绍峰饰演的大理寺清尉迟真金手持唐横刀,非常帅。
横刀东渡日本,对当时的日本刀锻造影响很大。日本地域狭窄,山高林密,战争通常是近距离战斗。横刀的出现满足了日本武士的刀具需求。
日本工匠参照横刀的风格,反复锤钢条,去除钢条的杂质,然后用准备好的土壤覆盖不需要高硬度的刀,刀加热到特定温度,红刀进入水冷却,赤裸部分冷变形迅速,覆盖部分变化不明显,因此,刀脊硬度高,刀刃更锋利,达到刚性和柔软的效果。
然而,经过这样的折腾,原来的直刀被硬生生地折弯了,奠定了日本武士刀的基本形状。
[img]572304[/img]
上图_ 日本武士佩戴武士刀
陌刀
在唐刀四制中,莫刀是最著名的。唐代周边的突厥、维吾尔族、吐蕃等少数民族擅长骑兵,莫刀成为克制骑兵的神武器。《唐六典》中有“莫刀,长刀,步兵持有,盖古斩马,刀重15斤,又称砍刀,长7尺,刀长3尺,手柄长4尺,下用铁钻。”
莫刀在唐代的制式刀具中更为特殊,它是一把长柄刀。
唐代的一公斤相当于660克,也就是说,当时的陌生刀重达10公斤,而当时的一英尺相当于30厘米,全长2.1米,刀刃90厘米,柄长120厘米。陌生刀形状多样,包括加长版的折叠刀、刀柄可御的两用刀、刀体缩小的三尖两刃刀。
唐朝全盛时期,只有大约2万人装备了陌刀。与其他武器相比,陌刀的装备率相当低。稀有珍贵,唐朝规定不允许用陌刀埋葬。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陌生刀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锻造周期长,是浪费资源陪葬。第二,如果用陌生的刀埋葬,就有流入民间或外族的风险,不利于唐代的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正因为如此,国内还没有出土陌刀,这种大杀器的形状一直存在于小伙伴的猜测中。
这么长的刀有多厉害?在《新唐书·张兴传》中,“兴甲拿着一把陌生的刀,重15斤乘城。小偷进来,兴一举刀,经常数人死,小偷都吓坏了。”唐将张兴在玄宗时期居住在饶阳。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史思明围攻饶阳一年多,最终陷入城市。张兴穿着盔甲,用刀砍了几个人。用它杀死敌人和马是几分钟的事。
这么长的刀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陌生的刀不像士兵的刀那么简单。它是唐军战术体系的一部分。唐代著名将军李静的《卫兵法》详细介绍了唐军的基本战术。
唐军分为弓箭手、弩手、驻军、前锋队、马军、跳跃、奇兵等兵种。双方交战时,弓弩手首先发射弓弩攻击敌人。当敌人接近时,弓弩手里拿着一把陌生的刀和棍子,与前锋队一起御敌。当前锋不利时,马军、跳跃和奇兵加入了战斗。如果双方的战争情况被困住,所有步兵都将与马军合作。
莫刀手的作用是攻击敌人的骑兵,上劈骑兵,下砍马腿。一排莫刀手挥舞着莫刀,如墙推进,鲜血飞溅,人和马都碎了。在这四把刀中,莫刀是战场上真正强大的杀手。
四种唐刀。
仪刀装饰豪华,美观大方,是贵族专属的礼仪刀。
缺乏史料记载,也没有出土实物,形状难以确定,争议不断。
横刀简单实用,携带方便,是战斗、公务、出行必备的防身利器。
陌刀专克骑兵,威力巨大,是经过战争洗礼的实战刀具。
唐刀历史的秘密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唐刀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包装钢技术。以百炼钢为核心,以纯铁为外皮,部分刃口淬火,严格的工艺创造了优异的性能。
唐刀经久耐用,不变形,破甲坚韧,硬度和韧性完美融合。以仪刀、障刀、横刀、陌刀为代表的唐刀是中国冷兵器史上的巅峰之作。由于工艺复杂,朝代变迁,唐刀的生产工艺逐渐消失。这把刀只能回忆起来,需要后人恢复!
唐代的刀有几种形状,各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