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后,为什么南中还在叛乱?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关于大家熟悉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来自常曲《华阳国志》和习凿牙的《汉晋春秋》,并不是孤证,但还是有很多人怀疑这件事是假的。诸葛亮三月出征成都,五月打败三路叛军渡过泸水。秋天,孟获开始还朝,12月回到成都。其实我觉得七擒七纵可能是诸葛亮和孟获玩的游戏,不然孟获没必要参观自己的军营布防(注1),相当于打牌给对方看手里的牌,看完再打,玩完再看,在七擒七纵中不断谈判游戏,明确对方的实力和底线,最终妥善分配利益(注2)。、并达成协议(注3)。从那时起,蜀汉政府负责向南中输入资金和技术,教人们织锦技术(4),为南中带来发展(注5),促进中西蜀锦贸易,换取南中物业(注6),这是一个快乐的结局(注7)。最后,孟获拍着胸脯向诸葛亮保证:“公,天威也,南人不再逆转。”

[img]567373[/img]

这是一个快乐的结局。从此,诸葛亮利用南方人统治南方(注8),保障了南方人的利益,增强了蜀汉的实力(注9),实现了蜀锦对外贸易的畅通,实现了“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良好局面。

至于以南中后期的局势,人们经常贬低诸葛亮平南的成就,甚至否认“七擒孟获”的真实性和“攻心计划”(注10)的有效性。但事实上,后来这些少数民族的叛乱大多发生在建兴九年(公元231)后,也就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燕代表宰相府事期间。当时,建宁人李康因病去世,李燕向诸葛亮推荐蜀县太守张毅接任。张翼乃是前卫县武阳县人,是世代显宦的前卫大族。蜀汉建国前,李燕长期担任前卫太守。他们关系很好,能力也很好。没想到这次人事变动坏了大事!

原来张翼到任后,执法极其严格,处处招惹南夷,结果不到两年就叛乱了。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前夕(公元233年)。军队正要准备出发。没想到后院起火了。诸葛亮气得半死,但没办法。他不得不迅速将张毅调回朝廷。此外,他还安排了他的官员和巴西阆中人马忠接任首都,并以巴郡南充人张毅为岳军太守。他们联手再次前往南中,情况略有稳定,但诸葛亮很快就去世了。南中良好和谐的局面再也回不去了,等邓艾兵临城下,刘禅都不敢逃到南中,珍惜!

[img]567374[/img]

扯远了,@ 诸葛亮平南中后,在夷兵夷将的帮助下,获得了丰富的南中资源。他终于可以开始准备北伐了。然而,在北伐之前,他还需要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最终使他名垂千古。超越三国人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值得我们逐字逐句地欣赏。这是我们下一篇文章的内容。

ps:注文比正文更精彩,请不要错过

注1:见《汉晋春秋》:“建兴三年,亮到南中,所在战胜。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在营陈之间。”

注2: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报道,诸葛亮与南中姓谈判后最终达成妥协,将夷人精英纳入北伐军,弱者交给焦、雍、娄、川、孟、量、毛、李等姓氏,让他们为私人部曲买单。

注3: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容易诅咒盟友,投石结草,官员们常常诅咒盟友。诸葛亮是夷为夷的地图,与瑞金、铁券一起存在。”铁卷是象征永久铁铸的盟书;瑞金也应该指用珍贵的丝织物书写的盟书。西南地区有七处联盟遗迹,据说是诸葛亮、孟获等人发誓的地方。

注4:到目前为止,云贵的苗族和壮族仍然传说诸葛亮给他们带来了蜀锦和织锦技术。苗族称他们的锦为“武侯锦”,壮族称之为“诸葛侗锦”。

注5:据有关方志和古地志记载,历代西南地区有大量以诸葛亮命名的地名、桥梁、关口和水利设施。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7件遗迹。在各族传说中,诸葛亮带来的先进技术,包括钻井、灌溉、牛耕、纺织、茶叶、建筑(吊脚竹楼)等。据清代地方志记载,贵州有18座武侯祠,云南有34座。

此外,据说吊脚楼是诸葛亮根据帽子的形状为夷民发明的,以抵御低矮地区可怕的瘴气和毒虫。据说云南思茅的地名也是诸葛亮带来的。思茅也盛产普洱茶。据说普洱茶是诸葛亮带来的一种茶,用来帮助蜀汉军队和当地人民抵御瘴气。因此,它被称为“武侯遗种”。到目前为止,诸葛亮仍然被称为“茶祖”。每年农历6月19日(据说是孔明生日),都会举行茶祖会祭祀诸葛亮。佤族人还说诸葛亮教他们的祖先盖房子,编竹筐。此外,现代学者章太炎曾游览云南,写了《思葛篇》。文章中云:“云南缅甸俚人都截发了,以为是三撮,中撮以表武侯,左右以表父母。每一杯茶,都要举杯到额,以示祭报。能说汉语的,至称武侯为诸葛老爹。在傈僳族和景颇族,诸葛亮甚至被认为是创造性的创造性神,被称为“诸葛公”。据说现代西方传教士传教,耶和华是创造者,被殴打。

注6:见华阳国志 南中志》:"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供军国使用。"

注7: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去世时,出现了“人民巷祭、军夷野祭”的现象。这里的军夷应该主要指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他们真的很想念首相。

[img]567375[/img]

注8:见《汉晋春秋》:“南中平,就是它的渠道。”也就是说,在南中,只有县级太守主官使用其他地方的人,以下官员甚至县级官员都使用南中大族或部落首领。

注9: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报道,孟获最终成为蜀汉的御史中丞(这是当时司马懿在曹魏的官职)。朱提孟的孟燕最终成为了辅汉将军。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他还担任了虎步监督员,率领了6000名精锐的虎步军。他可以坚持与司马懿成千上万的曹魏骑兵作战。他也是一名凶猛的将军。此外,诸葛亮还获得了“南中锋青羌万余家”。这些青羌山地步兵可以在山野中行走,也被称为“无当飞军”。他们是蜀汉的主力精锐部队,在诸葛亮的北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10:据《三国志马苏传》记载,诸葛亮征南中时,马苏曾建议: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结果“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因此,南方不敢在终亮之世复仇。”


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后,为什么南中还在叛乱?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后,为什么南中还在叛乱?

,,,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