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露历史上真正的渭水联盟,李世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渭水之盟。

渭水联盟是一个“城下联盟”。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敌人已经在城下士兵,占据了军事优势。你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订立的联盟肯定不利于城市被包围的一方。

事实上,这是李世民一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它补偿了突厥人大量的金银财产。如果这个条约放在宋朝,那就没什么了。它只赔钱,不是“年币”,也不需要割地。宋朝皇帝很高兴。

然而,对于从未遭受过损失的一代英雄李世民来说,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国家尊严和个人尊严的严重损害,这自然被视为一种极大的耻辱。这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必须从玄武门的变化开始。

李世民无法用各种方式动摇长兄李建成的王位。愤怒之下,玄武门之变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6月4日发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简单、粗暴、彻底取得胜利。

唐高祖李渊没有更好的选择,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实,当年8月9日禅位于李世民。终于登上王位的李世民雄心勃勃,准备展示自己的野心。

然而,无论哪个朝代,政权更替都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突厥颉利可汗一直盯着中原,抓住这个机会带领20万军队攻击武术(今陕西省咸阳市武术县),指向唐代首都长安。

[img]562246[/img]

李世民派尉迟恭到前线迎敌。他在泾阳(距长安仅40多公里)与突厥作战。生擒突厥将军阿斯德乌没有抽泣,并杀死了1000多名突厥骑兵。然而,这种局部的小胜利并不能阻止突厥军队。杰利可汗的力量仍然到达渭水,这对长安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渭水离长安有多远?不到20公里。而且当时长安只有几万守军,形势极其危急,人民恐慌失措。

普通皇帝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普通人逃跑,但李世民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根本不想逃跑。相反,他冷静地部署了防御措施。

杰利可汗也很神奇。他以前和唐朝打过很多次仗,胜少败多。因此,他可能有心理阴影。虽然他在渭水展兵,但他不敢立即派兵到长安。他派谋臣去朝廷拜访李世民,窥视唐朝的虚实。

执失思力一来就夸耀突厥兵力,宣称突厥出兵百万,意图恐吓李世民,让他不战而降。

然而,这种话不得不欺骗那些不懂军事的文弱皇帝。李世民从军事成就开始,对突厥的实力有所了解。他不相信突厥有这么多士兵,责骂他失去思想,拘留他,并威胁要杀死他。

执失思力吓得半死,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李世民还这么刚。

大臣萧宇和封德彝都劝李世民放回执,失去思想。首先,两国之间的战争是战场上的礼仪;其次,失去思想是杰利可汗的亲信,这很可能会激怒杰利可汗。

然而,李世民认为他不能放手。“我今天还的越多,我就越害怕,我就越肆意。”言下之意是我在我面前如此傲慢。如果我把他放回去,杰利可汗一定会认为我害怕他,会更肆意地欺负他。也许我会马上攻打长安。

[img]562247[/img]

随后,李世民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凡等六人骑马到渭水岸边,与杰利可汗隔水交谈,斥责他背弃前约。

杰利可汗很惊讶。他没想到李世民会有这么大的勇气,不带军队就敢骂自己。杰利可汗心里嘀咕,这是不对的。李世民一定有什么依赖。

得知执失思力被扣押后,颉利可汗更加确信李世民一定会有后招,长安的兵力表面上并不空虚。如果你攻击长安,你可能会赢得李世民的计划。

这时,唐军赶到李世民身后,颉利可汗看了一眼,发现唐军军容整齐,气势恢宏,转念一想,寻求和平。史书上的记载是“因为害怕,所以请和平,许下诏书。”

不得不说,李世民真的达到了颉利可汗的脉搏。突厥就像一只狼。如果你在狼面前表现出恐惧和胆怯,狼真的会吃人。但是如果你不害怕,狼会先害怕。

两天后,李世民和杰利可汗在长安市西郊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杀死了白马立盟,一场战争无形中消失了。

杰利可汗并非没有收获,据说李世民在签署协议后,几乎清空了国库、皇宫中的财产,退兵回突厥。

客观地说,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处理得非常好。有这样的结果是很好的。然而,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深感羞耻。放慢脚步后,他多次派兵攻打突厥人。他俘虏了杰利可汗,灭亡了东突厥人,最终洗去了他以前的耻辱。


揭露历史上真正的渭水联盟,李世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耻辱揭露历史上真正的渭水联盟,李世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