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父子作为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可谓鼎鼎有名。
他家有七个儿子,名字很优雅,分别是玄之、凝之、松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堪比武当七侠。
这七个孩子,都是龙凤。
王羲之应该为拥有如此优秀的儿子感到骄傲。然而,有一次他回家骂这些儿子的狗血淋淋。
为啥呢?
[img]559222[/img]
众所周知,“老王谢堂前燕,飞进普通百姓家”这首诗,王家和谢家是东晋两大豪族。
除了琅琊王,王家还有太原王。太原王出了一个和王羲之一样有名的人物,叫王述。王述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叫王坦之。
因为这个原因,王羲之心里很生气,觉得自己堪比王述。唯一的区别在于他的儿子没有别人的优秀,所以他回家骂了这些儿子。
家中老幺
而们要讲的这个人,他是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老姚总是家里最受宠爱的孩子。
与他最好的哥哥王徽之相比,王献之的气质是正常的,沉默的,不像他哥哥那么随意。
一旦发生火灾,王徽之光着脚跑了出去,而王献之则有条不紊地穿好衣服,乘着肩舆,才不紧不慢地出来。
当然,有人说他处变不惊,也有人认为他是世俗的典范,不如王徽之率真洒脱。
然而,这个世界可以比雪夜访戴、过门不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王徽之更洒脱,估计也很少有人。
人琴俱亡
虽然气质差别很大,但徽之和献之这两兄弟的感情真的很好。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古文《人琴俱亡》,这是从《世说新语·伤逝》中选出来的,讲的是他们的故事。
王徽之病进入绝症时,得知王献之病去世,他听到这个消息一滴眼泪也没留下,强烈撑着从床上起来奔丧。
到了灵床前,徽之拿起弟弟留下的琴,不成调地弹了一首悲歌,最后一把摔了琴,悲痛地喊道:“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不到一个月,他也去世了。
东晋薛绍
王献之是当代的女婿,简文帝把女儿新安公主嫁给了他。
可以合理地说,这是一件光芒四射的事情,但史书上说,王献之为了抗旨不娶公主,不惜用艾草烧伤自己的脚。
他活得不耐烦吗?不,不。
事实到底是什么?
原来王献之当时已经有了一个结发妻子,她来自当时和王家一样有名的王家习家。祖父是东晋著名大臣习鉴。王献之的母亲是她的姑姑。换句话说,王献之和他的结发妻子是一起长大的表妹。
妻子的名字叫习道茂。
王习一代又一代地结婚了。更难得的是,王献之和妻子关系很好。他们青梅竹马,志趣相投,携手度过了家庭的变化,爱情比金坚强。
然而,这对恋人最终还是没能白头偕老。
据说王献之风采非凡,新安公主仰慕已久,请父皇给她结婚。结果,皇帝命令王献之休息他的已婚妻子,娶另一位公主。
说到这里,你觉得情节很熟悉吗?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要求武后嫁给薛绍。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也命令薛绍休原来的妻子,这让薛绍一辈子都很担心太平公主。
其实王献之的故事也很相似。
《世说新语·德行》一章写道,当王献之病重时,他所信仰的天师道道士来到床前,为他做临终忏悔。
道士问他,你这辈子做错了什么吗?
王献之想了想,摇摇头说,我这辈子没什么后悔的,唯一的错,就是不该和家人离婚。
@ 一生顺利的王家子弟去世了。
原来这件事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与他分离的原配妻子习(xī)道茂,一辈子都没有再婚,最后也郁郁寡欢。
[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揭示了王献之和习道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