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福建泉州,
1292年春天,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结婚时从福建泉州出海。当他们来到泉州刺桐港时,马可·波罗看着森林和千帆竞泊的盛况,不禁感叹:“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大量商人聚集在这里,到处都是黄金,货物堆积如山,真是难以想象……”
[img]557122[/img]
马可·波罗所说的不是空的。泉州不仅是宋元时期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联合国唯一认可)。
泉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隶属于福建省。泉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古代,它属于百越地区。在夏季和商业朝代,它属于世界上九个州之一的扬州(三月份非烟花下扬州的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它属于闽越。秦统一中原后,泉州与整个福建一起成为秦朝的一片土地。
在古代,地少人多、土地贫瘠的泉州,为什么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归功于一个叫王延彬的人。
王延斌的祖籍是河南省光州市固始市,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他是武肃王审营的长子。五代十国时期,王延斌长期担任泉州刺史,执掌泉州军政大权16年。
在此期间,王延斌做了很多好事,比如吸收了大量从中原流亡的知识分子,如李贤、韩寒、崔道荣,使泉州人才济济,文化教育非常发达。例如,发展农业生产,让人们安居乐业。最重要的是,王延斌利用泉州港口的优势,发展海外贸易,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海外贸易的政策,推动了泉州航运业、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img]557123[/img]
活跃的海外贸易给泉州带来了滚滚财源,因此王延彬被称为“招宝侍郎”。
如果说王延彬为泉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宋朝就让泉州赢得了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创立了宋朝。宋代有一套经济,尤其是海外贸易。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远远超过以往,大大提高了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消除了发展海外贸易的技术障碍。在政策方面,宋朝在港口城市设立了20多个港口,并设立了城市进口部作为管理和服务机构,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全年有410多种进出口货物,与东南沿海国家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
海外贸易利润丰厚,刺激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甚至普通人也受益匪浅。宋高宗赵构曾经说过:“城市造船的利润是最厚的。如果措施得当,百万计的收入不会赢给人民吗?”也就是说,既然朝廷可以通过城市造船部门获得百万计的利润,难道不远胜于从人民那里夺取利润吗?
在宋代,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三个起点之一(另外两个是广州和宁波)。泉州拥有优秀的港口,港口设施齐全,南、东、西航线畅通。当时,泉州港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贸易关系。从泉州港出发的中国商船装满瓷器、丝绸、茶叶等大宗商品,运往各国,然后运回香料、药品等商品。
泉州造船司和地方官员非常支持海外贸易。每一艘商船出港或入港,他们都会在母祖庙等地为中外商人举行“祭海”仪式,祈求平安到达终点。
[img]557124[/img]
宋代泉州港发展迅速。到了南宋末期,泉州港已超越广州港和宁波港,赢得了世界上最大港口的美誉。
南宋末年,元朝南入侵,无论是位于江南的浙江,还是位于华南的广东,都深受其害。宁波港和广州港的海外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在福建,泉州港得以保存,因为福建和闽广的招抚,泉州市舶司蒲寿庚主动投降元朝。
在元朝,宁波港和广州港的地位大幅下降,泉州港进一步发展。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与泉州港保持贸易关系。泉州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的地位得到了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唯一的成果。当时从泉州港出口的瓷器、丝绸、茶叶、杂货等商品近200种,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从国外进口的香料、纺织品、珍宝、金属等商品有100多种。泉州港已成为中外各种商品的主要配送中心之一。
不幸的是,在明清时期,由于朝廷经常实施“海禁”政策,海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几乎停滞不前。特别是,明清时期实施的“一次性贸易”政策只允许广州与外国贸易,这大大降低了泉州港的海外贸易地位。过去,马可·波罗看到的“像森林一样的桅杆,像千帆一样的海泊”盛会消失了,再也没有归还。
直到20世纪80年代,泉州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重建,恢复了当年繁荣的港口景象。
为什么宋代泉州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