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陈仓石鼓的历史是什么?为何能被誉为[中国第一古物]?

你喜欢陈仓石鼓的故事吗?

2017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推出了文化博览会探索节目《国宝》。该节目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担任“国宝守护者”,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第一期出现在大家面前的第三件国宝,由梁家辉担任“国宝守护者”。这是陈仓石鼓。

在保护国宝时,梁家辉充满感情地说:“我认为看到一个国家有多伟大,必须看到它的文字,许多国家的文字已经灭亡,但汉字的活力,已经持续了数千年,我们每天使用文字,不会认为它有多伟大,但中国方言这么多,如果没有文字,如何沟通。人们在他们面前真的很小,但为了它,人们可以非常伟大。”

陈仓石鼓上记录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刻诗。

627年发现了陈仓石鼓。

[img]558323[/img]

627年是唐代贞观的第一年。当时,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北坡发现了一位牧羊人老人。花岗岩的形状像一个鼓,上窄下大。它是圆形的。它有两英尺高,直径超过一英尺。它被称为石鼓。因为它发现在陈仓,也被称为陈仓石鼓。

陈仓石鼓最令人惊讶的是,上面刻着当时没有人能理解的文字。后来,经过专家研究,证明上述文字是一种从大篆到小篆的过度文字,后来被称为“周文”或“石鼓文”。记录的内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捕鱼和狩猎。

根据陈仓石鼓上的文字,人们分别将10个石鼓命名为乍原、师、马荐、五水、吴人、五车、绵、田车、銮车、雨。

陈仓石鼓有一个流离失所的传奇故事。

755年,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的长子李恒逃到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时,听到陈仓石鼓的消息,感到好奇,于是让当地官员把陈仓石鼓全部运下山送到雍城。李恒拿到陈仓石鼓后,一有空就和文武官员一起研究玩石鼓上的文字。

然而,没过多久,叛军就赶到了雍城附近。李恒无法抗拒叛军的进攻,所以他计划撤退。他不希望陈仓石鼓落入叛军手中。在撤退之前,他把它们都埋在城外的荒野里,并声称陈仓石鼓已经完全损坏和丢失。

[img]558324[/img]

“安史之乱”结束后,陈仓石鼓的第二次露面。

806年,陕西地方官员邀请人们通过之前留下的信息挖掘陈仓石鼓,重见天日。然而,地方官员并没有妥善保护陈仓石鼓。

韩愈听说这件事后,专门向朝廷写信,要求将陈仓石鼓转移到都城太学府妥善保管,并派人研究石鼓上的文字。然而,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晚唐皇帝根本没有心思保护这些文物。直到814年,曾两次拜相的一代著名大臣郑余庆发现韩愈的书,再次呼吁陈仓石鼓送到当地的孔庙。然而,此时10面陈仓石鼓只剩下9面,其中乍原石鼓丢失。

不幸的是,唐末,群雄并起,战火重燃。保存陈仓石鼓的孔庙被烧毁后,九面陈仓石鼓全部被盗,再次“人间蒸发”。

宋朝成立后,赵匡胤进入了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img]558325[/img]

北宋初年,凤翔知府司马池经过一番艰难寻找,发现了九面陈仓石鼓。然而,没有乍原石鼓,陈仓石鼓是不完整的。司马池心急之下,派人模仿一面乍原石鼓。宋仁宗欣喜若狂,称赞司马池。

然而,宋仁宗看到十面陈仓石鼓后,很容易发现仿制的乍原石鼓,并对司马池进行了质疑。

对了,司马池有个儿子叫司马光。

幸运的是,1052年,北宋金石收藏家在关中一位村民家中向传教发现了乍原石鼓。几百年来,乍原石鼓被用作米磨石和磨刀石。上面的大部分文字都被磨掉了,损坏严重。

幸运的是,十面陈仓石鼓终于“团圆”了。

[img]558326[/img]

北宋末年,宋徽宗下令将陈仓石鼓运到首都开封,命令金匠在石鼓的雕刻上浇金,收藏在宫中。然而,当“靖康之变”时,金军进入开封,掠夺了陈仓石鼓。金国人不了解陈仓石鼓的价值。刮完鼓上的金后,他们把它扔到了中都(北京)大兴县。

此后,陈仓石鼓一直留在北京,在元朝、明朝和清朝。抗日战争期间,陈仓石鼓被运往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仓石鼓被送回北京。现在,陈仓石鼓已经结束了流离失所的经历,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石鼓馆里。

清末民初,康有为曾称陈仓石鼓为“中国第一古物”。《国家人文历史》杂志邀请9位考古文化博物馆专家评选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陈仓石鼓名列前茅。


陈仓石鼓的历史是什么?为何能被誉为[中国第一古物]?陈仓石鼓的历史是什么?为何能被誉为[中国第一古物]?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