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苏轼。
说到苏轼,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文坛的大作家。在《念奴娇》中,“大江东去,浪尽,千古浪漫人物”。以及《江城子密州狩猎》中的“老夫聊青春狂”,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能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的大作家,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美食家呢?
苏轼(1037-1101),宋代四川眉山人,祖籍位于河北栾城,字子瞻,号东坡肘子,哦不对号东坡居民,一生喜欢写诗喝茶旅游,为人坦诚,
至于他,他不仅有古今的才华,还有才华背后有趣的灵魂,也是一个有成就的美食家...而苏轼的美食家称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img]555025[/img]
美食家的开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绝响
每个人都应该在课本上读过苏轼千古绝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事实上,这里的赤壁不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而是湖北省黄州市的一个旧址。苏轼的美食家经验价值开始在这里升级。当时,苏轼献给皇帝的感谢受到了王安石改革派的断章取义,因此被卷入乌台诗案。幸运的是,他在拘留103天后保住了头,但被降职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没想到,苏轼的美食家生活从此开始。
[img]555026[/img]
化悲愤为食欲——另辟蹊径的苏东坡
被贬黄州应该是苏轼一生中的第一次起起落落。这是他第一次在官场失意。你认为我们的东坡居民会沮丧吗?这是错误的。虽然苏轼在官场遭遇挫折,但他敲开了美食界的大门,进入了“自嘲忙碌”的状态。他在长江里钓鱼,在西山里做蛋糕,郊区的野菜,市场上的猪肉。我们的苏轼没有放手。流传至今最著名的东坡肉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甚至写进诗里给后人留下食谱,其中《猪肉颂》记载了东坡肉的做法。当时大部分人主要是羊肉,当时黄州的猪肉极其便宜。用苏轼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便宜如土,富人拒绝吃,穷人不煮”。有钱人不想吃,穷人也不少吃。然而,在我们东坡居民的推动下,猪肉开始上桌。在明朝,猪肉已经成为中国食用最广泛的肉类。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餐桌上的主要食用肉类。可以说,这与苏轼的推广密切相关。
[img]555027[/img]
生活的厚度不是暂时的,美食家还在路上
也许上帝认为东坡居民已经彻底研究了黄州的食物,刚刚从黄州被赦免回到首都,冒犯了司马光的保守派。他再次被流放到中国以外的惠州。惠州位于广东,位于中国最南端,天气多雨。虽然苏轼心里有怨恨和沮丧,但当他剥下甜荔枝放进嘴里时,所有的负能量都随着这种甜烟消失了。在这里,东坡大作家还制作了“每天吃300颗荔枝,
赞美荔枝的杰作,不辞长作岭南人。
即使当时的苏轼被医生诊断出患有痔疮,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对荔枝的热爱。当他还沉浸在荔枝的甜蜜中时,多年来唯一陪伴他的妾朝云也死于流感。在这段时间里,他无法呼吸苏轼生命中三座山的“可怜的恐惧”。
但是你认为我们的美食家会被压垮吗?NO,即使你一个人在惠州,东坡居民仍然依靠对食物的热爱来坚强地生活。羊蝎子是苏轼在惠州的最爱。羊蝎子火锅和碳烤羊蝎子。即使苏轼独自一人,他也有“岭南应该不好,但他说这种安心是我的家乡”的痛苦和快乐。
归途海南儋州的美食家
苏轼被降级到惠州的第三年,京城的目的是把他降级到更遥远的儋州。当时,他被降级到这里,仅次于处决,相当于今天的无期徒刑。当时海南岛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然而,对于食客来说,最严重的是这个地方没有肉。
[img]555028[/img]
这是最恶毒的事情之一,但你认为这可以阻止一个真正的美食家,显然不是,苏东坡开始关注岛上的野生动物,所有岛上的野生动物苏石再次尝试,让苏石最满意的食物是我们今天经常吃海鲜牡蛎!蒸牡蛎、碳烤牡蛎、蒜牡蛎,苏石解锁了所有的牡蛎吃法。
苏轼在这里吃了三年牡蛎,最后被赦免回北京。这时,东坡居民已经66岁了。苏轼在经常州的路上病不起。临终前,黄州惠州儋州成了他的死词。我想他当时看到的应该是黄州的猪肉、岭南的荔枝、羊蝎子和海南的牡蛎。
纵观苏轼的一生,经过几次起伏,他是一名政治家、作家和美食家。最值得学习的是,无论苏轼在多么沮丧的时刻,他都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苏东坡把对生活的热爱变成了对食物的追求,写进了他的诗里,变成了最美的诗!谁的生活能一帆风顺?我们能控制的无非是乐观的态度。就像苏东坡一样,笑对生活不满意:不讲究吃的文人不是好厨子!
苏轼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美食家,探索苏轼的美食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