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唐肃宗和皇后,
被杀的是张皇后,她在李亨还是王子的时候被选为良迪,所以也被称为张良迪(下面我们一直称她为“张良迪”)。
[img]546979[/img]
(张良迪剧照)
张良迪出身世宦,外貌艳丽,身材丰满,极其聪明善言善语,因此得到了唐肃宗李亨的特别宠爱。但是太监李辅国杀她的时候,为什么李亨不阻止呢?
一、患难夫妻。
唐玄宗的想法是张良迪嫁给李亨。
在张良迪之前,李亨已经离婚两次了,一次是王妃韦氏,一次是杜良迪。不是李亨和他们关系不好,而是他们的家人被诬告有谋反嫌疑。为了不被牵连,李亨与他们断绝了关系。
李亨这样做也有困难。奸臣李林甫赢得了唐玄宗的青睐。正是他的诬告使王子李颖、鄂王李瑶和光王李菊被唐玄宗杀害。
李亨白捡起了王子的位置,但他并不高兴。毕竟,李林甫的初衷不是支持他当王子。他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担心随时都会进入李英的后尘。
张良迪是个聪明人。为了保护李恒和自己,她一方面不让李恒和大臣有联系。另一方面,她什么都做,不把侍女和仆人留在身边,以免被李林甫抓住。因此,即使是做饭和煮茶也是她自己做的。
[img]546980[/img]
(李亨剧照)
二、染指朝政想当武则天。
直到李林甫病逝,张良迪和李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却又赶上了安史之乱。
在逃跑的路上,怀孕的张良迪一刻也没有离开李亨,一直保护着他。
当时,一些官员要求李恒收复长安,但李恒一直犹豫不决。正是张良迪的劝诫让李恒下定决心,告别唐玄宗,转道灵武,登基称帝,崇拜玄宗为太上皇帝。
李亨收复长安后,立即将与他同甘共苦的张良迪封为皇后,不久,张良迪先后给李亨生下二子李召和李侗。
李亨当皇帝后,有三宠:一是郭子仪将军,二是太监李辅国,三是与他共患难的张良迪。
由于李亨体弱多病,郭子仪常年在外,朝中事务多交给张良迪和李辅国。
张良迪是一个有强烈权力欲望的女人。自从染指朝政以来,她一直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她与李辅国勾结,不仅在朝鲜的重要地位上安定下来,还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对大臣们进行了旁敲侧击,希望他们联合疏散,并要求李恒给她加上尊重。
李恒是一个没有独立意见的人。我受不了张良迪的纠缠,想服从她。然而,一位忠诚的大臣建议,自唐朝以来,除了魏皇后,没有两个人。李恒惊讶地出了冷汗,担心自己会成为第二个唐朝的中宗。这时,又出现了月食,所以李恒没有答应张良迪,理由是上帝警告。
[img]546981[/img]
(李辅国剧照)
三、盟友反目成仇。
既然得不到更多的权力,张良迪就提出了王子位置的想法。
当时,太子李珠不仅是长子,而且在平定安史的混乱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再加上他的聪明才智,他赢得了李恒的尊重。
张良迪没少给李亨吹枕头风,希望他能废墟李迪的王子,把儿子改成王子。但她从来没有想过,她的两个儿子在活了几年后就死了。
张良迪并没有停下来,她变本加厉地陷害了李珠。然而,在这个时候,由于常年领兵在外,郭子仪等老将的支持,她绝不能用几句话就被废墟。
张良迪看到李亨的身体越来越差,卧床不起。她担心继位后,她会招募攻击报复,所以她想把李亨的第二个儿子李系列作为王子。
为了尽快让李系成为王子,她做了一个法令,让李珠进宫。与此同时,让所有平日依附于她的人埋伏在大厅里,准备等待李珠进入大厅后杀死他。
然而,一向与张良迪内外勾结的李辅国,却有了自己的小算盘。老奸巨滑的李辅国认为,如果他能救李珠,他将在李珠继位后保持安全和财富。他在凌霄门增兵拦截李珠,并保护他。随后,李辅国率领近卫军冲进大厅,杀死埋伏的人。
四、最后挽歌。
看到李辅国反水,张良迪知道大势已去,为了逃命。她惊慌失措,逃到李亨病床前,希望得到李亨的保护。
然而,李辅国拿着刀径直闯了进来,不顾病床上已气若游丝的李亨,直拖着张良迪的头发拖了出去。
李亨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早已吓得胆裂魂飞。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一个女人在门外尖叫,突然晕倒了。
是夜,在位仅6年的李亨一命呜呜,卒年52岁。
(参考史料:新唐书、旧唐书)
唐肃宗如此宠爱皇后 太监杀皇后时,唐肃宗为什么不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