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田氏代齐的事情,
春秋时期,田氏代齐后,并没有改变“齐”的国号,一直在使用。这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有很多大臣篡位,取代了原来的政权,建立了新的政权。然而,很少有像田氏这样的国号没有改变。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为什么田氏代齐后竟然使用“齐”这个国号呢?
[img]542194[/img]
(田氏代齐)
篡位后,许多大臣必须改变原来的国号,这也是由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心理决定的。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利他主义者”,中国人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一生中想做的只对两种人负责。一种人是他的儿子,也就是所谓的“封妻阴子”。一种人是他的祖先,也就是所谓的“光宗耀祖”。只要他一生的努力配得上这两种人。至于他自己,没关系。
既然要对祖先和后代负责,就要开创一代基业。只有创造基业,才能让人觉得江山是自己的。因此,篡位的大臣们会急于改变自己的国号。比如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就改为自己的国号。后人王莽篡汉后,也改为“新”。篡唐后,武则天也改为“周”。说,无论是从理论推演还是实例来看,田氏代齐后,竟然没有改国号,显然是不可理解的。
田显然有他这样做的理由。田的原因当然是,这有利于他得到人民的支持,有利于新政权的稳定和长期稳定。
事实上,田氏在篡位的整个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而田氏篡位的成功,正是他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img]542195[/img]
(伍子胥画像)
春秋战国时期,所有诸侯都在争夺利益。无论是向国外索取利益,还是向国内其他诸侯甚至国君索取利益,大多采用战争的方式。也就是说,就是利用权力让别人屈服。但是,这种使用权力让别人臣服的方式,很难让征服地方的人心服口服。当时已经发生了很多次,虽然被征服了,但后来又复国了。例如,吴国在伍子胥的带领下摧毁了楚国,然后楚国又回到了中国。越国被吴国打败,几乎亡国。很快,越国又复国了,反过来又消灭了吴国。这样,被征服地的人就不屈服,要反抗。
在取代姜齐的过程中,田氏并没有采取战争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收买人心”的方式。首先,他通过打击中国其他强大的贵族获得土地,然后将土地分配给其他人来支持大量的新贵族。他的方式几乎和周天子分封领土的方式一模一样。因此,他得到了中国大量新贵族的支持。
除了培养新贵族,获得新贵族的支持外,他还通过借粮食给普通人,不让他们归还,或者即使归还,也是“大斗小斗”的方式,对这些普通人给予恩惠。
与此同时,田的这种做法也非常符合当时士人所倡导的“仁”价值观。就连像燕英这样清醒的士人也认为:“田虽然没有伟大的美德,但他有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对人民有美德,对人民有爱心。”他还断言:“齐将回到田。”
[img]542196[/img]
(纣王)
田氏得到了新贵族、平民和士人的支持。因此,他们在中国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这种超高的支持率也使得田氏几代人在发展过程中一如既往地支持田氏,即使他们拥有专权,即使他们放逐了齐国的国君,也没有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大家都认为田氏这样做是为了赶走无道的君王(就像西周初年无道的纣王一样,可以说田氏完全是在学习西周的做法),给普通人带来幸福健康的生活。
因此,假设田在取代姜齐政权后,立即将国家名称改为“田”,或改为原“陈”,或改为其他国家名称。这样,中国人民就会觉得田不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健康,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基础。这样,人们就不会支持田了。
后世王莽篡汉后改为“新”,武则天篡唐后改为“周”。中国人立刻看到了他们的自私,所以他们不相信他们。他们建立的成就很快就被推翻了。田氏代齐没有改变国名,这使得田齐的国家一直延续到战国结束。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等。)
田氏代齐后为什么要用这个国号? 田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