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宋朝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宋朝完整意义上包括北宋和南宋,即两宋。宋朝弱吗?在某种程度上,它很弱,否则人们怎么能说“弱宋”呢?
人们说宋代“弱宋”,主要是“宁愿花钱不打仗”,使自己在对外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两宋时期,朝廷奉行一项基本政策,即送“岁币”换和平。送年币不仅是面子的事,也是西夏、辽等国送丝、银等好东西的事。
比如北宋《禅渊之盟》每年要交的年币,丝20万,银10.2万。数量很多,后期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但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img]541916[/img]
除了对辽,北宋对西夏甚至金国多都要付出很多钱。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相比,北宋无疑是弱势的。
北宋“岁币”关系的形成与军事“软弱”有关。宋朝的军事始于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恢复军权,也就是说,失去了一批能够善于战斗的将军,然后中央政府进行了大刀阔的改革。主要有三个:一是设立枢密院,枢密使、枢密副使分管军政大权,与三衙统领各有所司,剥离领兵和调兵的权利。二是内外相维,全国军队要么驻扎在首都,要么驻扎在各地,两者力量平等,相互制约。三是兵将分离,实行“守法”,禁军分驻京师和外郡,内外轮换,定期返回京师,使其“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部严格防范,处处制约,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
[img]541917[/img]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积弱”。除了“积弱”,我们还说宋代“积贫”。是这样吗?这个话题比较大。我们举几个例子:
宋代商品交易打破了时间限制,所谓“日中为市,日落散”成为过去,各种草、夜市异常活跃;
除白银外,两宋还创新了货币交易形式,北宋出现“交子”,南宋出现“交子”,可见当时商品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南方经济发达;
经常进行海上贸易。由于丝绸之路的切断,海上贸易非常活跃。当时,泉州是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瓷器、茶叶等中国商品通过海陆销往世界;
文化辉煌,文人参与政治,文艺世俗化延伸到市场,发展成为一个词。
从经济生活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生活在宋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英国历史学家唐因比说:“如果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img]541918[/img]
然而,宋朝也有妥协、土地合并和炎症南渡,这是宋朝生活的不利因素。生活在宋朝也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
总的来说,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虽然对外交往和军事交往相对“弱”,但在政治制度、经济生产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的宋朝虽然弱,但并不穷。
宋代的[弱]和[强]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宋朝到底弱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