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什么蜀汉必须北伐,为什么不向其他地方扩张?

很多人不了解蜀国,

蜀国坚持北伐而不是向西南和西北扩张,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国家政策。诸葛亮为蜀国制定了这样的国家政策,受到蜀国自身条件的限制。

魏国在人口构成比例方面取得了胜利

据《晋书》记载,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时,中国总人口为94万。当时的蜀军有1200多人。也就是说,当时蜀国的军民比例是10:1。此外,当时蜀国的官员数量超过1300人。

为什么蜀汉必须北伐,为什么不向其他地方扩张?

公元280年,吴国灭亡。当时,吴国总人口为230万,军队人数为23万。由此可见,吴国的军民比例也是10-1。此外,当时东吴有3.2万多名官员。魏灭亡蜀国时,人口450万,魏军总人口45万。魏国官员近6万。也就是说,魏的总人口是吴的两倍,是蜀的四倍。

魏蜀吴三国,官员比例约为6:1:3。然后蜀国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只有占领吴国或魏国的土地,蜀国才能利用俘虏获得的官员来管理占领的土地。蜀国以90多万人口养活11万官兵是北伐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尴尬的局面。国民生产总值低,经济落后,内部不稳定。蜀国需要通过战争向外扩张来维持内部稳定,这就是诸葛亮决心北伐的原因。

蜀军向西南扩张,以蜀国的国力承担不起后期的管理支出。这项管理支出包括:大量驻军、大量前往西南的官员和大量前期粮草供应。

对于蜀国来说,西南地区有许多山脉和森林,地形环境非常复杂,蛇、昆虫和野兽很多,这不利于蜀国的人口繁殖。此外,西南地区不便于教育,交通也不便于交通。驻扎的蜀军人数少,不利于平叛。驻扎的蜀军人数增加,蜀国长期无法承受粮草供应。因此,诸葛亮将蜀国对外扩张的目标定在曹魏(北伐)上。

蜀国内部不和,无法承担对外征伐

诸葛亮可以通过不断的北伐获得魏国的土地、官员和粮食。然后,蜀国可以用被俘的粮食和草支持军队,并使用被俘的北方官员来管理这个地方。

为什么蜀汉必须北伐,为什么不向其他地方扩张?

魏国和蜀国的边界交界处超过500英里,这也方便蜀军从不同方向攻击魏国。相比之下,在蜀国,蜀国生产粮食,盛产蜀锦,但蜀国有三股势力陷入内讧(刘备的旧部、刘表的旧部和荆州士兵)。同时,除荆州和汉中驻扎大量蜀军外,其他地方的蜀军驻扎过于分散。

对诸葛亮和刘备来说,占领西南地区并没有增强蜀国的国力。另一方是他多年的盟友。保持北方并不容易,更不用说西方了?

最初的口号是“复兴汉室”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初期,口号是复兴汉朝。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环境是敌人和朋友的寡妇,所以刘备和诸葛亮将专注于恢复汉朝的领土。恢复汉朝领土可以使蜀汉政权得到汉朝人民的支持。

一旦蜀军向西南扩张,东吴就可以利用这一趋势夺取荆州,曹魏也可以等待占领汉中的机会。到那时,蜀国不仅失去了盟友,而且还将与魏和吴作战。对蜀国来说,北伐不仅可以扩大领土,增强国力,还可以捆绑吴国,让吴国继续成为自己的盟友。

为什么蜀汉必须北伐,为什么不向其他地方扩张?

蜀国也向西北和西南扩张

虽然蜀国的先天条件不足,但历史上蜀国并没有向西北和西南扩张。关羽死后,刘备领导的夷陵之战是蜀国向西北和西南的扩张。因此,蜀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刘备结束了战争和抑郁。

诸葛亮掌权后,立即将刘备制定的错误战略拉回了正轨。此后,蜀国与吴国没有大规模冲突,诸蜀军的主要方向是北方的曹魏。

刘备掌权时,蜀国确实向西北和西南扩张。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蜀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蜀国最终失败了,未能取得重大成果。蜀军向西南和西北的扩张并不为人所知。

结语

据《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北伐时兵力为10万,留守蜀国各县兵力为5万。所以可以说蜀国后期的总兵力在15万左右。根据94万人口的转换,北伐时蜀国军民比例实际上达到了惊人的:7-1。可以说诸葛亮当时有些军国主义。蜀汉灭亡时,兵力为十万二千。也就是说,连年的战争已经导致蜀国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蜀国经济落后,为了维持内部稳定,军队向外扩张。大量军队受损后,蜀国自然离灭亡不远。


为什么蜀汉必须北伐,为什么不向其他地方扩张?为什么蜀汉必须北伐,为什么不向其他地方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