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们来谈谈曹操的故事。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虽然这句话不是绝对的,但它总结了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富裕的家庭往往在第三代衰落。
三国时期,有一个家庭也暗中遵守了这条法律,那就是曹家。
曹操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曹家虽然富裕,但不是汉末的豪族。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曹操战胜了四面八方的英雄,三分之二的世界。虽然他没有成为皇帝,但他已经有了皇帝的事实。
之后,随着曹丕称帝,曹魏开始了仅40多年的国佐。
曹魏的生命如此短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皇帝的生命有关。
开国皇帝曹丕只在位7年,39岁就去世了;他接任的曹丕在位时间稍长,只有13年。他只活了34岁;在未来,曹芳只有8岁,15年后被司马师抛弃;后来,当曹尚继位时,他只有13岁。当了六年后,他被司马昭杀害了。最后一位皇帝曹颖当了五年傀儡,最后被司马炎赶下台。
纵观历史,曹魏皇帝的寿命和统治时间都相对较低。此外,除了曹丕、曹睿是根红苗正的皇帝外,曹芳、曹尚、曹壮等其他皇帝都是普通皇帝。
曹操一生精力充沛,有许多孩子(只有20多个儿子)。为什么他的后代不如一代人?
[img]540999[/img]
一、先天不足
曹魏皇室的衰落,罪魁祸首,应该是曹丕、曹丕这两位皇帝。
正是在他们的统治下,司马氏的势力不断扩大。曹睿死后,司马懿似乎成了“朝廷之”。
年轻的曹魏宗室曹爽原本属于曹杰的“备胎”,他是曹杰留下的一个老一小的孤儿团队。他是新来的,没有基础。显然,他不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司马懿的对手。这也为他未来抢夺班级和权力奠定了基础。
曹丕、曹睿相继早逝,这首先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无关。
曹丕先纳袁绍儿媳甄宓为妻,后纳郭氏为贵妃,其他有记载的妃子多达16人。
据说曹操死后,曹丕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以父亲的一干宫女为己有。
这样的行为,气得其母卞氏骂道:“狗鼠不吃汝余,死故应尔!”
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虽然不是正史,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从一个方面来说,曹丕在作风上真的有父风!
曹睿是曹丕和甄宓的儿子。他充分继承了父亲的光荣传统,不仅招募了世界各地的美女进入宫殿,还建造了土木工程和宫殿花园。后期他整天和后妃在芳林花园吃饭取乐,导致身体被掏空,34岁就去世了。
曹睿的早逝对曹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曹睿的儿子都过早死亡,皇位继承人不得不从曹氏家族中选出;曹芳作为曹睿的养子和继任者,仍然是一个酒鬼。
曹丕和曹睿的先天缺陷也体现在军事上。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但他的素质并没有遗传给子孙后代。
[img]541000[/img]
曹操早年四面八方作战,他的儿子曹丕也多次随军作战,但他从未接过短兵,亲自参战,严重缺乏锻炼。曹丕的儿子曹丕出生在深宫,长在妇女手中。虽然他有一定的战略水平,但他在决战中的能力是空白的。从他34岁时因严重疾病死亡的事实来看,他与生俱来的身体素质肯定不会好多少。
在这一点上,曹丕几乎没有在外部开拓和进取方面取得任何成就。曹魏名将枯萎后,曹睿不得不重用司马懿。雄心勃勃、深邃的司马懿父子开始掌握军事力量,使曹芳和曹尚后来被称为傀儡和装饰品。
二、“后天畸形”
如果说曹丕、曹睿是先天不足,有能力或者体质上的严重短板,那么后来的曹芳、曹尚、曹壮就属于“后天畸形”。
他们可能有成大器的先天条件,但在司马氏的“精心照顾”下,他们都变成了“后天畸形”。
曹芳是曹魏的第三任皇帝。他8岁就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协助。
曹芳从小就在宫中长大,政府几乎由曹爽控制。他自己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没有什么可做的,曹芳喜欢宠坏和接近一群恶棍,经常和他们混在一起,在花园里享受娱乐和宴会。很快,他就有了一个“亡国之君”。
公元254年,司马氏联合朝中大臣,以曹芳常年不亲政、沉迷酒色为由废除,改立曹尚为帝。
与前任相比,曹尚有其祖先曹操的风格。公元260年,面对司马昭多年来的高压和欺凌,曹尚终于忍无可忍,发出“司马昭之心众所周知”的呐喊。
曹尚决定拼死一搏,他聚集了身边的宫人和随从,挺身而出,准备与司马昭决一死战。
虽然这位19岁的年轻人有勇气奋起战斗,但这种以卵击石的行为确实既鲁莽又愚蠢。
[img]541002[/img]
@ 司马昭的爪牙成济用戈杀死了曹尚。令人悲惨的是,成济的戈峰甚至刺穿了曹尚的身体,从他的背上露出来。
曹尚死后,曹魏最后一任皇帝曹宏出现了。他完全是一个临时的装饰和傀儡,对司马没有抵抗力。因此,他被废除后,过着“富人”的生活,直到58岁才死去。他的地位、待遇甚至是历史上最好的亡国之君。
曹魏后三位皇帝,除了曹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其他两位皇帝没有先天缺陷,但在司马的压制下,他们已经“后天畸形”。
尤其是不幸惨死的曹尚,尽管他有恢复祖先基业的精神,但曹魏却在司马氏的挤压中改变了背景。
魏武帝曹操横写诗,有周文王自喻,多么英雄啊!如果他在泉下知道,看到自己不如一代,他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曹操的后代不如一代,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