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典的军事能力如何?他一生的成就是什么?

大魏有儒将,巨鹿李曼成。

少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不与众人争斗。

好的文习左传,博观卓不群。

若不及,谆谆长者风。

三十六英华,花谢满院子。

读三国,品味人生,今天和朋友们谈谈曹魏名将李典。

在曹魏阵营中,李典是一位年轻的老兵。他很早就投靠曹操的账户了。曹操刺董失败后,他逃回家乡陈留县,树起义旗,吸引世界英雄和才华。李典和乐进是第一批归属的人,比夏侯兄弟、曹仁和曹洪早。加入合伙企业后,曹操留在账前工作。

[img]539934[/img]

如果没有战争,李典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他“学习少,不喜欢军事事务”。他不喜欢跳刀、拿枪、和别人打架,而是喜欢读书。“他就读春秋左传,博观群书”。

因为他骨子里其实是个学者,李典在曹魏将军中是不一样的。他“好学,优雅,不与将军争功”。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几乎没有不贪功的人。比如优雅的周瑜还崇尚“大丈夫在生活中立功名”,猛将太史慈甚至相信男人“拿三尺剑,立功不世!”就连忠诚低调的常山赵子龙也认为男人“但恐功名不立,为什么没有妻子?”

曹魏军中猛将如云,有力无穷的“古恶来”典韦,有力超群的“虎痴”徐楚,有勇敢无比的独眼将军夏侯敦,有勇敢无畏的庞德,有勇敢无畏的张辽,有“虎步关右”的夏侯元,有能打好仗的张合,还有“每次先登”的乐进等人。如果是武术,李典真的排不上号。我们来检查一下李典的战斗简历。

1.羊山之战,李典“飞马直入贼阵”活捉黄绍;

[img]539935[/img]

二、兖州之战,李典据住吊桥,薛兰不敢迎战,绕城而行;

三、濮阳之战,李典参加了“六员将共攻吕布”的战斗,将吕布击退;

四、楚山之战,李典、徐楚、于禁三将围攻赵云;

五、新野之战,李典出战赵云,“约战十数合”,料不是对手,拔马回阵;

6.在博望坡战役中,曹军被火击败,李典在突破的路上遇到了关羽。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

7.合肥之战,李典一箭射中宋谦的心窝,“应弦落马”;

8.在合肥市,李典在混乱中生擒奸细戈定。

从李典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武术非常一般。他至少应该在整个三国武将排名中排名30多位。即使在曹魏阵营中,他也不能进入前十名。最多,他是一名“强二流”战士,比禁令稍强。

然而,李典读书多,理论知识丰富,心地善于观察和猜测。他属于儒家将军。他对战场形势的观察很少,能找到敌人的陷阱和陷阱。

[img]539936[/img]

例如,曹仁派吕旷和吕翔未能攻击新野刘备。第二次吕战死后,当曹仁欲亲率重兵再次进攻时,李典提出,二吕过于轻视敌人,导致失败。敌人的力量不容低估。现在,“最好的政策是“只有按兵不动,申报宰相,征服和镇压士兵”,但曹仁拒绝了。李典还建议“将军若去,某守樊城”。但曹仁认为他有两颗心,强迫他随军出征。初战失败,曹仁仍坚持再战,李典劝曹仁尽快回归坚守,“虽然我在这里,但我很担心樊城。但仍被曹仁拒绝,导致樊城被关羽偷袭而失守。

曹仁战败后,曹操派将军夏侯敦带领重兵征服刘备,攻打新野。李典作为副将军之一出征。当士兵们到达博望坡时,夏侯敦赢得了引诱敌人的计划。李典后来觉得情况不好。“欺负者会输的。南路狭窄,山川相互迫害。树木丛生。如果你用火攻击对方,你会怎么做?”首先,我发现敌人可能会采取火攻之计,并立即停止勒令后军前进。

这两个战例充分说明李典观察敏锐,思想周到,善于从细节中发现敌人的阴谋和陷阱。

但在李典的军事生活中,他的官职和头衔并不高。官渡之战后,李典的军衔是“帮将军”;打破袁尚、高干后,晋升为“俘虏将军”,封爵都亭侯;南征荆州前,被封为“破虏将军”;逍遥津之战大胜后,李典被加封为100户奖励户,再加上之前的300户,这在曹魏诸将中实在太微薄了。

[img]539937[/img]

那么,曹操对李典有什么看法,会这么刻薄吗?当然不是。因为李典性情淡泊,对名利看得比较轻,“高贵典雅,不与将军争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后,他往往谦虚,把功劳推给别人。曹操一直以军功论赏罚,以战绩为晋升依据。李典多次辞让,导致他赏得薄,晋升速度慢。

李典有读书人的情怀和气节,不含功不居上,这样的气质虽然足以成为辅禄的副将军,但如果是主将就不合适了。谨慎,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冒险精神和独断的勇气,很难创造更大的结果。众所周知,听话诚实的孩子很难成就大事业。李典不贪功,是他的政治优势,也是他的军事缺点。曹操对李典的任命没有问题,能把不同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这也是曹操知人善任的原因。

李典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他一年只有36岁。他英年早逝,这也使他的才华得不到充分发挥。后来,魏明帝曹睿将“破将军”李典列入太祖庙。典韦、张辽、张合、徐晃、乐进、曹真等著名曹魏将军也享受国祭,这足以反映李典在大魏君臣心目中的分量。

一般来说,李典是一个被时代束缚在战争中的读者。天空中的金鼓和齐鸣打破了书中的声音,血腥的风卷去了案中的诗卷。在那个不同的乱世里,每个人的命运都不能由自己决定。“一个大国摆不下安静的书桌”,李典也被束缚在枪林箭雨的浪潮中,随波逐流。这个英雄辈出的壮丽时代,是读者的悲哀,但也成就了一代名将的赫赫战功。

独自站在亭子里,暮春的落花变成了血色泥泞。李典知道这是他一生中无法逃避的命运。正如泰戈尔在《新月集》中所说:

“我追求我得不到的东西,我得不到我不追求的东西。


李典的军事能力如何?他一生的成就是什么?李典的军事能力如何?他一生的成就是什么?

,,,,,,

  • [蜀汉五虎将]之一的马超生平简介 马超的家族成员
  • 马超是三国时期蜀国将领,被后人称为“蜀汉五虎将”之一。马超是扶风茂陵人,生于公元176年,卒于公元222年。马超十七岁的时候...

  • 三国典韦简介 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生平
  •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己武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军身材魁梧,体力过硬。他属于张淼,后来又...

  • 既生瑜 何生亮:三国第一谋士郭嘉,众望所归
  • 郭嘉,今河南人,东汉末人,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做出了贡献。曹操在征服乌丸时病逝,年仅38岁。他被称为贞侯。历史书称他为“...

  • 三国密史:为什么老将黄忠年近花甲才名垂天下?
  • 说起黄忠,人们自然会在前面加上“老将”二字。的确,黄忠出名的时候已经很老了。关羽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可想而知...

  • 三国历史上的一代[毒士]贾诩一生惊心动魄。
  • 贾诩(147-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曹魏是东汉末至三国初年著名的谋士和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

  • 陈群为何会加入曹魏阵营?陈群是如何发奋读书的
  • “陈群字长文”这一句话其实一篇文言文的开头,讲述的是陈群的生平事迹,是《陈群传》的缩减版。了解陈群其人,就得从《陈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