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灭宋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当历史轮到战国中晚期时,中国小国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糟。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从混乱走向统一的局面,越来越清晰。就这样,在大国激战的背景下,战国中晚期发生了许多大国吞并小国的情况。如战国中晚期的赵灭中山、齐灭宋、楚灭鲁等。,虽然在战国历史上没有长平战争那样的史诗般的战争,但这些大国灭小国的战争对战国历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img]538607[/img]
例如,战国历史上的赵灭中山之战和齐灭宋之战,极大地促进了这两个战国时期强国的历史发展。灭中山后,赵国实力大增,成为战国晚期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存在。但与赵国灭中山不同的是,原本是战国强国的齐国,在宋国灭亡后,却迎来了国力的衰落期。那么,战国时期赵灭中山诸侯没有动静,为什么齐国灭宋却引起列国众怒呢?
[img]538608[/img]
@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赵国和齐国也吞并了两个小国,但诸侯列国的反应不同。事实上,当我们深入挖掘基础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与中山和宋朝有很大关系。当时的中山国,可以说是赵国的中国,所以吞并中山不会过多地触动其他诸侯国的利益。然而,宋国却大不相同。作为春秋时期存在的宋国,一直占据着当时中原丰富的泗水流域。如果我们单独谈论富裕,宋国的富裕程度远远优于中山国。
[img]538609[/img]
与此同时,宋国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当时宋国处于魏、楚、齐三国势力交错的地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宋朝如此富裕,也没有一个国家敢轻易摧毁宋朝。,灭宋的话,难免会得罪其他列国。这也是齐国灭宋后遭到列国合纵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宋国涉及的地缘政治比中山国更为复杂。而齐国灭宋的举动,难免有些草率。事实上,中山国早期以齐国为背景,但自中山国君主称王以来,齐国与中山的关系非常恶化,这使得中山国变得更加冷漠。
[img]538610[/img]
当然,齐、赵两国也是吞并小国,能有这么大的对比,与当时战国局势也有很大关系。显然,齐国灭宋的时机有些不对。在灭宋之前,齐国缺乏一定的战略深度,使齐国引发了列国合纵攻势。当时,齐国的崛起引起了列国的虎视眈眈,而齐国的灭宋无疑刺伤了马蜂窝,从而点燃了列国的怒火。另一方面,赵灭中山时的战略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赵武灵王显然比齐国君主的草率行为更有一定的策略。
[img]538611[/img]
在历史上,赵武灵王发兵灭中山国时,可以说抓住了当时天下列国的混战,无法顾及赵国的大好机遇。那时齐、楚、秦等国几乎变成了一锅粥。在史料中被称为“反复之国”的诸侯韩、魏,时而附秦,时而附齐。而北方的燕国,以前中山伐燕的原因,对中山国置之不理。在这种情况下,吞并中山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为了应付诸侯混战时期,赵武灵王与宋康王结盟,更有效地遏制了当时的魏国和齐国。
[img]538612[/img]
历史就是这样。当我们深入挖掘这段历史的背后时,我们可以发现它也是一个吞并小国,但结果却恰恰相反。相反结果的背后实际上是当时中山和宋国的利益范围。与此同时,一个两国遭受了列国反弹,另一个没有,这也是两国战略环境的因素。
赵灭中山诸侯一点动静都没有 为什么齐国灭宋会引起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