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诸葛亮和五丈原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描述诸葛亮六次走出祁山的故事。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三次是岐山,另外两次是陈仓道,另一次是斜谷。斜谷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最后到达五丈原,病逝于此。
[img]538027[/img]
根据今天的行政划分,五丈原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众所周知,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标实际上是长安,长安位于关中平原。这里的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北部有黄土高原,南部有秦岭。渭水穿过中间,形成了一个肥沃的关中平原,特别是渭水南岸,形成了大量的冲积扇平原,如白鹿原和我们想说的五丈原。
[img]538028[/img]
汉中蜀汉距离关中平原,实际上是秦岭山脉,穿越秦岭,有四条路,分别是陈仓路、褒斜路、唐罗路、子午路,但三次北伐没有走这四条路,他选择绕道岐山,以确保物流供应,第一次绕道岐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打曹魏措手不及,但随着亭子的丢失,诸葛亮只能退兵,曹魏加强了对岐山的防御。
[img]538029[/img]
公元234年,诸葛亮实际上已经53岁了。在那个平均寿命相对较低的时代,诸葛亮已经长寿了。然而,在他心中,他必须再次进行北伐。从诸葛亮的《教师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北伐能否胜利没有信心,但有一点他很清楚,魏强蜀弱,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诸葛亮必须通过北伐为蜀国争取一线活力。
[img]538030[/img]
对于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在斜谷中建立了一些粮仓,这也使诸葛亮率领的军队迅速穿越斜谷,到达了关中的五丈原。
到达五丈原后,诸葛亮实际上离长安不到150公里,但无法进一步发展,这与五丈原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五丈原位于斜谷出口,南部靠秦岭,北部靠渭水。面向长安,有一条渭水支流——石头河。
[img]538031[/img]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诸葛亮必须先渡河才能赢得长安。然而,司马懿非常清楚蜀军的情况。他知道粮食、草和诸葛亮的健康是蜀军最大的弱点。司马懿采取了防御阵势,对诸葛亮的挑衅非常宽容。
[img]538032[/img]
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诸葛亮陷入了两难境地,前进受阻。如果他撤退,他会非常不愿意。毕竟,诸葛亮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仍然很清楚。这是他最后一次北伐。他真的不愿意。
最后,诸葛亮在与魏军对峙100多天后死于五丈原!
三国时期五丈现在在哪里? 诸葛亮为什么会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