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带你去追求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三国乱世的烽火,在于每个州几乎每个城市都发生了一场战役,直到三国时代结束才慢慢平息下来。因此,三国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地名和州城,一些著名的战役也以地名记载。比如荆州、赤壁、博望坡等。当时三国有很多州城,大部分地理位置相信大家都知道,但还是有人不知道凉州的真实位置。那么三国时期凉州到现在在哪里呢?
[img]535861[/img]
有人说现在是甘肃省武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备战备荒”政策,全民热情高涨,各省各乡都动员群众挖地开荒。1969年,武威当地一群人发掘了当地的一个高土平台,想在下面建一个防空洞。随着挖掘进展的深入,一些农民挖出了一座古墓。据报道,国家考古队很快前来调查并进行了一些劳动鉴定。专家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座雷台汉墓。墓主是生活在三国东汉晚期的凉州大官,姓张,在张掖工作,是当地最高的军事将领。
张将领死后被埋在当地,有许多陪葬品。考古学家在他的坟墓里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品种繁多,精彩纷呈。有一系列小型雕塑车马礼仪团队,看起来像压缩版。包括仆人、侍卫、马车铜像。其中一辆马车被怀疑是将军的车。车长36厘米,仆人身高20厘米,马高约40厘米。还有斧车、牛车、马车、铜牛铜马、持长枪侍卫俑、奴隶俑等。,而且有80多个。最引人注目的是里面有一个青铜马踏飞燕俑,看起来非常逼真灵动。这些小铜俑属于东汉时期的车马仪仗队原型,具有很大的考古意义。因此,通过雷台汉墓和墓主的身份,我们可以发现凉州应该在这里。
据文献记载,三国后魏朝被司马家夺位,建立了晋朝,从此形成了三国的真正统一。而且在魏晋时期,凉州驻扎着一个地方武装大团体,势力强大,不容忽视,是由凉州的豪门望族组成的。凉州武装强团的崛起可以追溯到东汉中晚期。一开始,汉朝危亡,天下混乱。占领汉朝西北边境的羌族趁机入侵。随后,汉军与羌族军队开战,僵持了一百年。
常年战争,导致凉州慢慢荒凉,当地绅士地主抗拒,给汉朝大力支持捐款,然后自发组织自己的私人武装队伍,花钱养兵,最终使凉州大多数豪华有自己的武装队伍,通常发挥保护领土的作用,必要时也会联合对抗外敌。据说,在凉州武装集团的巅峰时期,每一位英雄都有数十万重兵,主宰着一方的言行,这使得其他地区不敢轻视,后人称之为凉州集团。那么当年主宰一方的凉州,发展到现代当属于中国的地方呢?
已知的答案是在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古代武威是一座繁华的大城市,在经济和军事力量方面可以排名世界第三。汉武帝时期,凉州是一个纯汉族地区,没有匈奴人和羌族人。汉武帝来到这里参观和生活。他觉得凉州当地的天气真的有一丝凉爽的快乐。然后他心情很好,这里被称为凉州。
武威的起源与士兵霍去病有关。汉武帝称之为凉州。多年后,战争爆发了。霍去病带兵前往凉州,赢得了许多胜利。当地人民感谢霍去病,赞扬了他的武功和军事力量。他们称这个地方为武威,附近的地区成为武威管辖的县。事实上,武威属于凉州,是凉州的一个县。
凉州不仅指武威,而且面积广阔。它管辖着敦煌、扶风、陇西、张掖等12个著名县镇,还有100个县镇。它曾经来到今天的陕西宝鸡地区。董卓是凉州豪绅军团最著名的人物。在中原大乱之初,董卓在自己家低调发展,壮大武装力量后,就趁机入主中原,夺得大权祸国祸。当权后,凉州当地势力更加自豪,雷台汉墓的主人张军敢于发展一支规模完整的仪仗队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并要求工匠们在死后建造一支压缩版的仪仗队作为陪葬。
[img]535862[/img]
三国时期,凉州大部分势力依赖董卓集团,其中包括郭思、李珏、樊稠、张济等众多将领。这些将军大约有十万兵马,他们和董卓一起进入长安,夹持汉献帝。之后董卓念他们有功,封地赐官,封他们爵位将侯等。三国时期,凉州乃汉朝十三个州之一。当地最高权力官员是刺史,由朝廷统一选择,派往各州治理政务和监督。当时凉州是一级行政州,类似于今天的省份,但管治面积比省份大。
今天,它总体上是指甘肃武威的一个地区。据说三国魏文帝时期,公元220年左右,魏文帝将凉州重新分为七个县和十四个县。西晋初期,武威属凉州,主要管辖姑臧、宣威、二昌松、展美丽、番河等县乡。雷台墓倡导君主管理的张掖县位于今天的张掖西北部。三国时期,人口约1万,土地面积跨越部分甘肃和内蒙古。当时,西北居民大多住在武威县和张掖县,一度被称为繁华的中心区。
揭秘:三国时期凉州现在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