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发生后,宋朝的臣民们都抱着一个愿望:宋军骑马渡过黄河,可以打败金人,迎接徽章,钦二帝还朝。这个愿望就是所谓的靖康之耻。岳飞、韩世忠等南宋著名的抗金运动员都抱着这个愿望。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帮助岳飞、韩世忠等著名的抗金运动员建立这样志愿者的人是文官宗泽。宗泽临终前的遗言影响了岳飞和其他人的生活。
[img]536610[/img]
靖康耻发生后,金兵再次南下入侵宋朝(岁币交付给金国,但宋国没有割让土地)。因为赵构害怕金兵的威势,赵构带着家人逃离汴梁,前往临安。赵构在临安登基,想借助当地军民之力和黄河等险要,阻挡金军的兵锋,让自己偏安一角。赵构作为中原唯一的成年王子,不能轻易抛弃王都,但他不能忽视自己的生命。为此,赵构特意想出了一个办法,留文官宗泽坚守汴梁,招募当地乡勇继续与金兵作战,自己带着家人逃往江南定居。
宗泽原本只是一介书生,宗泽在朝中当官时目睹了靖康耻的发生。宗泽不懂军事,却有一颗赤胆报国的心。靖康耻的发生,被宗泽这样的忠臣视为人生最大的耻辱。得到赵构留守汴梁的旨意后,宗泽二话没说,开始当场招募乡勇,抵抗金兵。秦王之师大部分被赵构带到江南,一小部分归宗泽所有。这时,一个人恰好被归为宗泽,那个人就是岳飞。
[img]536611[/img]
岳飞来到宗泽手下效力时,官阶差宗泽好几级。但宗泽很了解低级军官岳飞:治军严明,脾气倔强,得罪了许多同事。有一次,岳飞和他的同事发生了冲突。本来,岳飞应该受到军法的惩罚,但宗泽欣赏岳飞的才华,却选择了维护岳飞。当时宗泽对岳飞说:你英勇作战,只要控制好脾气,以后就会成为大器。但是你和金兵作战,太随意了。天赋很重要,但也要按兵法行事。岳飞不想面对宗泽的关心,但回答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千变万化,怎么能一成不变,都是按兵书写的呢?
面对岳飞的粗鲁,宗泽非没有责怪,而是开始大力培养岳飞。宗泽将岳飞送到河北都统张所效力,以磨炼岳飞。在张所的指挥下效力期间,岳飞虽然屡立战功,但性格倔强,得罪了很多同事,无奈的宗泽不得不再次将岳飞带到自己的指挥下。回到宗泽手下,岳飞第一时间对宗泽说:他只想跟随宗泽,一起抗金。在宗泽大力培养岳飞的同时,他还发现了两位抗金名将:一位是韩世忠,另一位是王彦。
当时,王彦正率领招募的乡勇与太行山地区的金兵进行游击战。宗泽得知王彦带领当地乡勇与金军作战极其艰苦后,立即提拔王彦为当地制度。同时,宗泽还给王彦的乡勇起了一个名字:八字军。从那以后,宗泽开始提供八字军的粮草和武器供应。南宋时期,八字军的抗金威名并不逊色于岳家军。南宋抗金形势良好,因宗泽重用岳飞、王彦、韩世忠等著名抗金将领。连续几次击败金军后,南宋军民希望宋军渡过黄河,直捣黄龙,迎徽钦二帝的意愿变得更加强烈。
看到抗金形势良好的宗泽也纷纷上演,他请求赵构允许自己带兵渡过黄河与金军决战,收复失地。不怕金军威势的赵构,只想偏安一角。然后赵构便对宗泽的请奏置之不理。直到60岁,两鬓花白,宗泽依然念念不忘,率军渡过黄河北伐。但赵构不同意宗泽北伐的要求。最终宗泽抑郁成病,即将死亡。感觉时间不多的宗泽,把岳飞、韩世忠、王彦等人叫到了自己的床前。面对岳飞众人,重病宗泽说:我的病是由二帝蒙尘、悲愤所致。我死后,如果你能渡过黄河,大败金人,迎徽,钦二帝还朝,那我就死了,没有遗憾。
把自己的梦想托付给岳飞等人后,宗泽大喊三声:过河后,轰然崩溃。面对悲愤死去的宗泽,岳飞、韩世忠、王彦等人跪在宗泽病榻前,立下誓死抗金的誓言。从北宋到南宋,宗泽是文官中唯一的一道亮光。他的遗愿是大宋军民心中的:一雪靖康耻。宗泽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臣。也可以说,宗泽是岳飞、韩世忠、王彦等抗金名将的人生导师。他把渡河抗金的梦想和重担托付给了岳飞等人。
为什么宗泽只是一个文官,对岳飞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