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袁绍战败后,为什么不投降依附于曹操?

你喜欢袁绍的故事吗?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袁绍和曹操曾经一起工作,后来征服董卓,形成了联盟。当关东诸侯互相征服时,他们也是盟军。后来,他们的领土扩大了,他们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特别是在曹操手中,曹操总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这就引发了刀兵。虽然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了,但从曹操后来征服他的两个儿子来看,他的力量依然强大,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诸侯之一。袁绍这个人,史书说他“能折断下士”,就是能降低身份接近低于他地位的人。曹操手里有一个皇帝,归属于他的人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叫做归属朝廷。虽然是投降,但这张脸还是可以的。

那么,这个能折断下士的袁绍,为什么失败后不能投降曹操,从小就和自己交往呢?

[img]532888[/img]

所谓折节下士,只是一种上对下的姿态,受礼者不能当真。

折叠下士,一般的解释是降低身份,主动接近或接受低身份的人。但必须看出,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是同甘共苦的结合。就像刘邦一样,沛县的老朋友起义时地位比他高,但人们不愿意出人头地,所以他被推荐成为沛公。在这些人面前,他有什么节日可以折扣?袁绍家四世三公,出生时不知道有多少等级,他弯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感激。说袁绍这个所谓的折节下士,只是他愿意接近你,本来就不能当真了。尤其是那些一时被他“礼貌”的人,要把这当回事,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去袁绍那里吃一碗饭,支持袁绍的立面,袁绍把他们当作食客,为自己做广告是可以的,但一个真正有才华和学习的人想做点什么,那么在袁绍的折扣之后,你必须迅速纠正自己的位置,立即崇拜。后期的袁绍,不用说折节,连恩他都不会报答。比如韩馥,虽然曾经挤兑过他,但最终还是把最富裕的冀州给了他,他不但养不好别人,还把别人挤兑走了。还有那张邈,他和袁绍在反董卓和争夺地盘时都是盟军,袁绍却一再要求曹操杀了他。古人和今天的人都必须明白,这种所谓的折叠只是一种行为方式,绝对不是身份的平等。换言之,这是一种有意识的俯视,永远不可能是一种平等。

官渡虽然败势力依然存在

官渡之战,袁绍有10万精兵,乌巢粮仓被烧,袁绍军投降8万人。被曹操杀害的是假投降。听到袁绍失败的消息,冀州各地城邑多被背叛,但袁绍回到冀州后,又迅速平定下来。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曹操没有官渡获胜,增加了军事实力;二是袁绍有足够的力量与曹操竞争。事实上,就实力而言,曹操并没有追求胜利,立即进攻冀州,这也表明他仍然害怕袁绍。后来,曹操进攻河北。如果袁谭和袁尚兄弟没有互相攻击,曹操仍然不确定河北的位置,这也很好地说明了袁的力量。

如此强大的袁绍,更不用说让他依附(投降)曹操了,也就是说,让他像以前一样平等地与曹操合作是不可能的。一个雄心勃勃的人绝对不可能让他低下高贵的头。另一方面,这也证明了袁绍的“折叠”完全是一种“表演”。像勾践一样,那些不懂十年生聚的人,如何真正理解大丈夫可以屈服和伸展的真相?

袁绍骨子里有一种高贵,他根本看不起人,更不能容忍下属比他强。

袁绍在官渡之战一年后去世,他还收复了叛逆的县。从他和曹操的童年关系来看,他们的年龄应该没有太大的不同,大约在45岁到50岁之间,这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龄。史书记载袁绍是怎么死的?”自从军队失败后,七年,担心死亡”,也就是说,在建安七年(202年)。

为什么悲伤而死?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失败,不愿意承认失败,不知道失败在哪里。像袁绍这样的人,他不会主动回顾一件事的得失,他不会主动承担责任,更不用说没有人敢说他的错了。他骨子里的高贵是不能让他低头承认错误的。在大败后的冀州,没有成败得失的总结,谁能看到出路呢?在荆州当阳,刘备输给了长坂,情况比袁绍悲惨得多,但刘备可以向孙权鞠躬,然后去“借荆州”,这不是一个折扣吗?但是刘备这样做了,终于有了一个国家,袁绍做不到。

[img]532889[/img]

袁绍已经是皇帝了,这也决定了他不能依附曹操

为什么袁绍做不到刘备?原因有二。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世三公”骨子里的高贵,整个袁氏家族都认为汉朝已经死了(汉道陵迟),世界应该属于他的袁氏家族。袁术是袁绍的兄弟。他在淮南公开超越皇帝,被称为仲氏。结果,他遭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反对。内部叛乱,外部诸侯共同讨论,最终失败。然而,失败后,袁术把皇帝给了袁绍,但袁绍并没有公开拒绝。为什么?也就是说,他骨子里认出了这件事。早在此之前,袁绍也有称帝的想法。袁绍曾私下授意耿苞,让他出来说“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意思是汉朝将死,袁氏将取代汉朝为皇帝,从中看人们的反应。将军们都说耿苞这是妖魔妄语,袁绍为了洗刷自己,把耿苞杀了。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这两个原本属于敌对集团的诸侯,袁术失败后,袁绍不得不接受他,但袁术北上路过徐州,被曹操拦截。袁术没有通过,半途而废。

一个想当皇帝的人怎么能向曹操折节?

更重要的是,这种人不承认自己的无能。

袁绍不仅是曹操,也是他自己的下属。不可否认,在他年轻的时候,为了扩大他的声誉,袁绍有一段时间的“折叠下士”,首先有冀州,为了扩大他的力量,吸引世界人才,袁绍也有一段时间的折叠下士,但当他有四个州,认为世界是不可战胜的,这一切都改变了。例如,田丰和袁绍以“卑辞厚币”吸引了人们。虽然田丰曾担任侍御史,但他的地位仍然远远落后于袁绍。袁绍邀请他“卑辞”确实是一个折叠。然而,官渡失败后,袁绍命令在回军时杀死他。原因是如果田丰在出兵前不被拘留,可能不会导致军事失败。因此,他害怕回去后看到田丰没有脸,先杀了他,所以他不必看到他。如果袁绍心中有一种对人的平等,回去后释放田丰,大家团结一致,谋求未来,他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不幸的是,袁绍骨子里的东西恰恰相反。

@ 袁绍的折节,更多的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和一种销售名誉的行为,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让他向曹操鞠躬呢?


袁绍战败后,为什么不投降依附于曹操?袁绍战败后,为什么不投降依附于曹操?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还原真正的曹操:文武双全极其能干 23岁当县长
  • 曹操当官很早,刚成年就被当地官员推荐为“孝廉”,成为“洛阳北部尉”。在洛阳工作了三年,任期一满,升职搬窝,调到河南省清...

  • 有着传国玉玺的袁术为什么称帝最终还会失败?
  • 袁术,袁公路,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诸侯,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头,起初袁术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是在面对称帝的诱惑时,袁术没有忍...

  • 揭秘:压垮三国第一猛将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 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农民起义军而登上西汉末年的政治舞台。后来,在诸葛亮、关、张、赵、马、黄五虎将军的协助下,他成为蜀汉...

  • 三国典韦简介 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典韦生平
  •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己武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军身材魁梧,体力过硬。他属于张淼,后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