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玄武门在唐代第二版的变化 几乎没有唐玄宗李隆基。

女王武则天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退位,唐玄宗李基隆在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登基。在这段时间里,大唐皇室经常发生军事政变。神龙元年,张建志等人发动军事政变,迫使女王武则天退位,将王位交给唐中宗李贤;唐龙元年(710年),李龙基率领禁军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朝廷实际掌权人魏太后,推动其父亲李丹成功登上唐瑞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再次亲自率领禁军,突然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击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被彻底清除,唐瑞宗李旦从此完全退出权力中心,属于李隆基的时代正式开启。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次不为世人所知的重大军事政变行动。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场不为世人所知的重大军事政变。然而,如果重大军事行动成功,唐朝的历史将被改写,李隆基将没有机会成为唐玄宗。

[img]532511[/img]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7月,皇太子李重军与左玉林将军李多佐、左金五卫将军成王李千里。将军李思冲、李承祝、独孤伟、沙吒忠义等假传圣旨,带领300多名禁军发动军事政变。

太子李重军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地位卑微的妃子。唐中宗李显继承王位后,虽然韦氏皇后的专权,但李显和韦氏唯一的儿子李重润多年前因非议朝政被武则天下诏赐死。王子只能从魏皇后的亲生儿子中选择。李显的第二个儿子李重福,因与魏皇后发生冲突,早早被贬出京城长安。因此,按年龄排名,皇三子李重润在神龙二年非常幸运,被封为皇太子。

已经成为太子,只要等父皇仙去世就能成为皇帝的李重军,为什么要冒险发动军事政变?虽然李重俊是皇太子,但由于后宫集团由韦氏皇后领导,武三思领导,朝廷没有人把李重俊当回事。尤其是魏皇后生下的女儿安乐公主,刁蛮霸道。在皇帝对她的爱和皇后母亲的支持下,她公开打压了丈夫吴崇训(吴三思的儿子)的王子李重军,不断寻求废墟王子,立自己为王太女。同父异母的姐姐和丈夫吴崇训,不仅在政治上打压了王子李重俊,还在日常生活中侮辱了李重俊,经常称他为家奴。魏皇后也不是自己的儿子,也到处给他穿小鞋,到处给他丑陋。

[img]532512[/img]

当时,朝鲜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韦氏皇后和吴三思手中。皇帝的父亲李贤几乎成了傀儡。李重军既没有后宫势力的支持,也没有前朝大臣的支持。韦氏集团和吴氏集团的人们把他当作眼中的刺。他们都想迅速摆脱它。从李重军的角度来看,他不仅无助,而且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活。

王子李重军不是像他父亲李贤那样软弱无能的一代。他的中高祖和太宗的血液流淌在他身上。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天生聪明果断”,也就是说,他非常聪明和坚强。以他的性格,再加上年轻而没有智谋大臣的帮助,很难忍受等待的机会。为了摆脱困境,李决定与亲近的禁军将领联合起来,发动军事政变,用武力清除对手,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img]532513[/img]

左羽林将军李多佐、左金武卫将军李千里、李思冲将军、李承祝、独孤伟、沙吒忠义等。再加上300多名羽林军,应该说他们在实力上还是很强大的,完全有可能成功。问题的关键是起兵后的策略。我们应该向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学习,做到两点:一是趁其不备,搞突然袭击;抓贼先抓王,目标明确。也就是说,说到士兵,第一次以雷霆的势头,直接冲进宫殿,控制皇帝李显,杀死皇后韦氏,然后果断清除皇后韦氏的所有亲信,包括武氏集团成员,然后“威胁皇帝命令王子”,在皇帝李显的旗帜下让所有禁军放下武器,服从指挥。这样,大事就可以定了。

然而,李重军犯了致命的战略错误。起兵后,他首先选择了不是最关键的人物武三思,带兵冲进武三思家,杀死了武三思及其儿子武崇训。然后他带兵冲进皇宫。进宫后,他没有直接控制皇帝李显和韦氏皇后。相反,他四处寻找一位与整体情况无关的上官,直接惊动了皇帝李显和韦氏皇后。李显发现情况不好后,带着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起登上玄武门城楼,并派出重兵守卫。如果你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皇帝,杀死韦氏,李重军的失败将是不可挽回的。

[img]532514[/img]

果然,爬上城楼的皇帝李显对城楼下的禁军大喊:“你们是我的禁军,是保护我的,怎么跟着李多佐叛乱呢?杀了叛乱分子,我给你荣华富贵!“原本是假传圣旨调的禁军,现在皇帝在城楼上大喊大叫。所有禁军都知道调兵的圣旨是假的,于是他们冲上前,当场杀死了李多佐等将军。王子李重军看到事件不好,带领100多名亲信逃往终南山。在逃跑的路上,他也被他的下属杀死了。他的第一级也被他的下属切断,并被送往皇宫邀请工作。王子的同党被杀。

一场本可以改写历史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从表面上看,李重军失败的原因是策略不当。根本原因是李重军太善良和单纯了。他发动兵变的最初目标不是针对皇帝,也不想杀死他的母亲魏皇后。他的目标只是针对吴三思的父子和上宫婉儿。他只是想为国家除奸,给自己一口气,本来没有为自己谋取王位的打算。

[img]532515[/img]

@ 当他带领禁军将皇帝围困在玄武门楼时,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攻城,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要求皇帝的父亲出来交谈。他想向皇帝解释他发动兵变的目的和原因,但他等待的是父亲将他认为的正义行动直接定义为谋反叛乱,并命令禁军杀死他!

一个在深宫长大,没有战斗的王子,天真地认为带兵冲进宫殿这样严重的事件,也可以面对面地向皇帝的父亲解释,太天真了。这样幼稚的行为和想法,不久之后,有人反复上演,即唐玄宗每天杀死三个儿子。


玄武门在唐代第二版的变化 几乎没有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二版玄武门的变化 几乎没有唐玄宗李隆基。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