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孔融让梨真相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中,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如尊老爱幼、尊师重幼、珍惜时间、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力量大等。这些都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作为礼仪之邦的接班人,我们当然应该继承这些优良的传统。然而,一些关于优良传统的故事并不像我们小时候学到的那么简单。
[img]530964[/img]
“孔融让梨”是我们小学启蒙教科书的故事:一个叫孔融的孩子,很小就很聪明,在他四岁的时候,和许多兄弟一起吃梨,然后他总是选择最小的梨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轻,吃小,应该拿小,大应该留给兄弟吃”。也正是他的回答让当时很多宗室长辈认为他一定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才,他的故事也被广泛传播,成为我们一直要学习的榜样。
[img]530965[/img]
但是他们长大后的故事呢?听说孔融长大后,真的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他成为了一名官员,修复了城市,建立了学校,推荐了善良,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最终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那他当时让梨的哥哥呢?孔融九岁时,一名被当时政府追踪通缉的囚犯跑到孔府门外。是孔融听到敲门声开门。他把这个人放在家里。
[img]530966[/img]
然而,如果政府不知道这些,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不幸的是,当政府发现这一事件时,政府将追究孔府人民的责任。当时,如果他们庇护囚犯,他们将被视为同犯,甚至比囚犯更严厉地惩罚他们。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孔融因为年纪小,没有这样的能力,家人只能找到小时候被孔融让梨的哥哥,让他为孔融抵罪。所以结果可想而知,犯人被处死,吃孔融梨的哥哥终于被处死了。如果知道最终会有这样的结果,当初孔融的哥哥说什么都不会吃这个会自杀的梨。
[img]530967[/img]
也许是有人知道了他们后来的事情,才把之前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延伸出来,说“融四岁,让哥梨,褒十六,还命”。对于孔融的哥哥来说,他也很难过。他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被孔融推到背后。我们还应该知道的是,孔融没有别的想法去做。也许他当时还年轻,没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还是值得孩子们学习的。
说说孔融让梨背后的黑暗真相 哥哥的生命是因为梨搭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