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中期,名将众多。后期虽然国势衰退,但还是有一些名将,比如最后一位名将高平。有人可能会问,高平纵容黄巢北上,不带领军勤王,切断唐朝的税收,试图割据一方。他死后被欧阳修列为“叛臣传”。他怎么能成为唐朝最后一位名将?其实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他的祖父高崇文是唐宪宗时期的著名将军,被称为南平县国王。虽然高平是神的将军,但他从小就很聪明,喜欢写诗和作文,而且大多数与他交流的人都是文人。唐一宗统治时期,西北地区的党员发动了叛乱,朝廷多次没有平静下来。高平领导了1万名士兵,意外地赢得了胜利,从而得到了朝廷的提升和奖励。
与此同时,南方又发生了一场动荡。南诏派兵到安南(今越南北部),在当地土壤的配合下驱逐唐朝军队。唐一宗多次派兵征服,甚至八道十几万兵马,但都没有取得胜利。864年,高平被任命为安南都护,并带领5000名士兵前往任职。由于监狱军的约束,高平没有得到援助,只带领5000人前往南方。
高平领导人屡战屡胜,同时招抚安南当地土地,集中力量打击南诏军队。866年,高平一举攻打交趾城,杀害南诏3万名士兵。他还打破了两个属于南诏的部落,1700多人被俘。在征南的整个过程中,高平以少胜多,以5000名士兵破敌10多万,最终成功恢复了安南。从那以后,他在安南工作了很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被当地人尊为“高王”。
[img]531143[/img]
874年,南诏大举进攻四川,朝廷迅速派高平为剑南节度使。他到任后,“传唤云南,以兵压境,讲信修好,(南诏)不敢入寇”。此后,高平先后担任荆南节度使、镇海军节度使等职。可以说,高平的前半生是唐代的“消防队长”。如果有问题,他会出现的。后来,黄巢起义军转战江南,朝廷派高并坐镇淮南。
多次击败黄巢,迫使其转战岭南地区。
然而,在880年,当黄巢再次向北移动时,它的力量大大增强。根据历史官员的描述,高朐有以下罪行:第一,他没有阻止黄巢向北移动;第二,没有勤奋的国王进入朝鲜;@ 支兵自重,切断朝廷赋税;第四,任用方士,沉迷于修炼。唐末,长期战争,史料来源是个问题。
[img]531144[/img]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他们在记录高平后半生的所作所为时,都采用了《广陵妖乱志》。然而,这本书有问题。作者郭廷教是五代人。他在北方很长一段时间,根本没有去过淮南。这本书的内容有很大的问题。新罗人崔志远在唐朝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曾在高平手下担任“重要秘书”,负责起草各种文件。
崔致远回国后,他整理了自己的各种作品,并编写了《桂园笔耕集》一书。它详细记录了高庚在淮南时期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他没有阻止黄巢,而是他被打败了;他之所以没有勤奋的国王,是因为他被朝廷命令停止进军;至于断绝税收,这不是事实。高璋晚年确实犯了一些错误,但如果他是唐朝的叛徒,恐怕这不是真的。
为什么屡战屡胜的高平被历史官污名为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