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动作。古人手里拿着茶托喝茶,然后茶杯里装着茶,用杯盖刮茶泡沫,然后吹一吹就喝。事实上,如果你把它放在雍正时期,那就错了。你必须把它放在清朝之前。当时,茶杯没有盖上。
[img]530874[/img]
典型的历史错误
雍正年间出现了这种“盖碗”式的茶杯,虽然康熙时有,但造型并不是电视上出现的这种“三件套”。
[img]530875[/img]
乾隆大师之后发明了三件套发明。乾隆时期用的都是带“茶船”和盖子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带灯托和茶杯盖的形状从雍正到晚晴都很流行。这种风格使用方便,更受欢迎,一直使用到今天。
[img]530876[/img]
清代茶船
但茶杯最早并不是用来“喝茶”的。
茶杯的前身最早出现在大约1600年前的晋朝。当时有茶杯的雏形,但当事人多喝酒喝汤。这个茶杯是从汤酒器演变而来的,体积大,平底无托。类似于小水箱的形状。
[img]530877[/img]
隋朝
后来,经过演变,体积慢慢变小。然后,为了美观,底脚变窄,大多采用水平切割技术,但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切割多平,底脚放在桌子上都是不稳定的。也许桌面不均匀,它的体积放在那里,很容易摇晃和分散。然后人们发明了一个支架,水平切割底部只是“坐”在支架上,这要稳定得多。
[img]530878[/img]
横切底无圈足
后来人们觉得用这个托托不太方便,于是发明了“圈足”,就是在这个杯子的地下做一个小圈来增加稳定性,这就诞生了现在“茶杯”的雏形。
[img]530879[/img]
圈足
事实上,这种灯塔在唐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史料记载,灯塔的“发明”是在唐代。然而,随着我们对前朝遗迹的发现,我们发现在唐朝之前的晋朝已经有了许多器具的原型,因此茶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
[img]530880[/img]
出土造型与此类似
当时喝酒比喝茶“流行”多了。当时这个东西是用来喝低度米酒的,甚至有人把它当成“汤碗”。
[img]530881[/img]
明朝茶杯
那就简单多了。你会在家里的杯子或碗上加一个盖子吗?可以说,这个茶杯在清朝之前是没有“盖子”的。据说你必须多读一些电视剧。细节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那些学习历史的人看不到电视剧。到处都是漏洞
古代喝茶真的有三件套吗? 清朝之间没有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