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袁绍的故事吗?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在东汉末年的纠纷中,最有希望、最有权势成为最终赢家的人应该是袁绍,他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家庭,但他已经成为第一个被摧毁的力量,这有点令人困惑。他的背景高于三国后来的三位领导人,并被大家一致推荐为董卓的领导人。为什么这样的角色最终会失败?
[img]529019[/img]
要说袁绍的出身,有一个词不得不提:四世三公。这个词意味着世代官居高位,从袁绍开始就总结出来。从他的高祖父袁安开始,袁家四代人中有五个“三公”,名副其实。在东汉时期,这个“三公”一般指的是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掌管朝政。可以说,袁家是当时风靡全球的官宦家族。袁绍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英俊威武,深受父亲和叔叔的喜爱。他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濮阳县的县长。后来,由于葬礼的原因,他已经死了六年了。结束后,他还拒绝了朝廷的召唤,并隐居在洛阳。
黄巾起义时,汉灵皇后的异母兄弟何进辟召袁绍,袁绍因朝廷取消党禁而终于应召。一方面,袁绍像借何进的力量去除宦官,另一方面,何进袁绍出身名门非常信任,两人的关系也因此非同寻常。然而,在何太后母亲和弟弟的阻挠下,何进犹豫不决,没有抓住机会杀死所有宦官。结果,他也死在了他们手里。袁绍和叔叔假装召唤,抓住机会杀死了那些没有时间逃跑的宦官。为了根除,他们在宫殿里四处搜索,杀死了2000多人,其中一些被视为宦官。
[img]529020[/img]
之后是对董卓的讨伐。袁绍杀宦官时,正是董卓遇到汉少帝和陈留王刘协时,袁绍看到董卓兵强马壮,一时不敢轻举妄动。两人在废帝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袁绍对董卓针锋相对,然后自己溜走了。董卓下令通缉袁绍。在他下属的劝阻下,他放弃了,并任命他为渤海太守。之后,汉灵帝被董卓废除,陈留王刘协被改为汉献帝。然而,他在洛阳的各种暴行引起了许多人的怨恨。此时,袁绍的出身、杀宦官、与董卓不同的原因被推荐为讨伐董卓的盟主。然而,袁绍的叔叔和在北京的袁氏族都被董卓杀死了。
但最终,讨伐大军分散了。原来,各州县长都有不同的想法,没有人愿意与董卓作战。此外,他还带领汉献帝弃城逃往长安。一场好的讨伐战就这样结束了。
[img]529021[/img]
最后是199年至200年的官渡之战。他的对手是刚起步的曹操。相比之下,袁绍兵强壮,令人难以置信。结果,曹操摧毁了袁绍军队的主力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袁绍也看到自己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不能听别人的建议,加上恶棍诽谤,囚禁可以看到田丰的情况,不听建议,加上徐因家庭犯法被捕入狱,离开袁绍去曹操,曹操赢得武汉巢使士气不稳定,突然恐慌逃跑,损失七八万人,最终失败。
202年,袁绍因病去世。然而,由于他生前有德政,当地人都很难过,就像死去的亲戚一样。也许,如果袁绍不那么自负,三国的格局就会被改写。
袁绍的出身是什么?为什么他最终被打败并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