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令人窒息的时代。虽然它被称为统一的中央王朝,但事实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它一直未能恢复燕云河北的土地。后来,它被西夏占领了河西走廊,现在是西北地区。
[img]529946[/img]
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虽然南方有大理南诏,但威胁不是很大。真正可以称之为大敌的是西夏和辽国。其中,西夏在国力方面无法撼动大宋,只能算是断臂之痛,而辽国则有攻灭大宋的潜力,堪称心腹之患。
那宋夏辽三国乱战中,宋辽为何不联合起来对付辽国呢?
01 事实上,宋朝在当时并不弱,甚至可以被称为最大的强国,所以它不能与西夏的“弱”联合起来
[img]529947[/img]
很多人认为宋朝一直被外敌入侵,没有像汉唐那样向外扩张。当时应该很弱,不然连西夏一个小国都打不过。
但事实是,宋朝打不过西夏是事实,但绝对不弱。在禅渊之盟中,宋辽相约为兄弟之国,其中宋朝是兄弟,辽国是兄弟。
换句话说,当时的辽人自己也承认大宋是老板的事实。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虽然宋朝一直在衰弱,但辽国也在衰弱,所以兄弟联盟的说法一直存在。
[img]529948[/img]
虽然西夏的想法很难,但毕竟,国家小,人民弱,宋辽不是一个等级。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形象,即虽然宋朝在军事上很弱,但它是国家实力中值得的第一个强国。
辽西夏在与宋朝的战争中,如果是短期的战争,那么他们一定会利用它。但如果是长期的对抗,那么最终的损失就是他们自己。这就是为什么网上有人说宋朝的外国战争胜率超过70%的原因。
总之,虽然宋朝不能战斗,但它能抵抗战斗。即使是拖延也可以拖累辽国或西夏,这两个国家知道这一点,虽然嘴不满意,但心仍然非常警惕宋朝。
这就造成了宋西夏似乎打不过辽国的现象,应该弱弱联合对抗辽国,但其实宋朝是这三个国家中综合国力最强的一个,经常被两个人对付。
02 战争要注意成果。辽国和西夏太穷了。除非能攻城灭地,否则宋朝的战争太糟糕了。他们不想打仗
[img]529949[/img]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君臣最喜欢和平,不喜欢战争,那么宋朝绝对是最好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战争太糟糕了。
似乎在中原农耕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的冲突中,中原农耕民族基本上没有便宜,但事实并非如此。战争总是要注意结果。如果你只是在花钱,没有显著的结果,那么这场战斗大多是不可能的。
例如,在汉武帝时期与匈奴作战。一方面,正如历史所说,这是为了为中原人民赢得一个轻松耕种的战略空间。另一方面,他们起床几次与匈奴作战,收获颇丰。当时,大量的牛羊马战利品和战俘都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
虽然这些东西被豪阀贵族侵吞,普通人没有得利,但从战争的角度来看,结果实际上大于报酬。
宋代,由于经济发达,军事上不能像汉唐那样直接攻城略地。即使联合西夏打辽国,最终的概率也是平的,根本无法收回燕云。
在宋朝君臣的普遍思想下,战争已经成为他们入不敷出的事情,当然不喜欢这样做。
03 对宋朝来说,辽国一直是外敌,西夏是叛徒,所以不愿意与西夏合作
[img]529950[/img]
慈禧在清末说了一句话,至今受到批评,那就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现代人不喜欢这句话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慈禧口中的奴隶。事实上,他们是大多数汉族人,这相当于骂了大多数中国人。二是西方列强与我们在现代的冲突。这不仅是一个亡国的问题,也是一个灭绝的问题。慈禧犯了一种愤怒,被唾弃了。
但事实上,这种家奴和友邦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统治者思想中仍然很常见。例如,宋朝、西夏和辽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意味着这一点。
首先是辽宋之间。辽国的建立其实比宋朝早,双方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辽人习惯了对宋朝的侵略。
[img]529951[/img]
但西夏不同,西夏最初是宋朝的一部分,后来被叛逆,这相当于家庭奴隶的叛乱。如果宋朝和西夏仍然可以友好相处,它不是告诉中国其他有两颗心的人,他们可以这样成为一个王子吗?
考虑到这一点,即使宋朝在现实利益上有理由与西夏联合对付辽国,其统治者也大多不会采取,这是为自己的统治挖坑。
在整个宋朝存在期间,特别是在北宋,当宋朝的国格还没有完全被打破时,它的统治者对西夏的敌意远远超过辽国。当然,他们不愿意与西夏合作,即使他们一起对付另一个敌人辽国。
04 结语
除了客观原因外,宋西夏的历史背景也有很多原因促使宋西夏不能与辽国合作。例如,西夏文化更接近辽国,宋朝更排斥辽国。另一个例子是,辽国本身不会看着宋西夏的合作来应对自己,自然会找到阻止它的方法。
但这些原因随时都在变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总是在变化,但基本的背景很难改变,比如谁强谁弱,不认识对方等等。
正是这个基本因素决定了两国邦交的背景色。宋辽西夏邦交的背景色是宋朝综合国力最强的,辽西夏习惯上是游牧民族。所以大方向是西夏和辽共同努力坑宋,很难改变什么样的外交手段。
宋夏辽三国乱战 为什么宋西夏不联合对付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