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赵出生在宋朝,但她没有大小姐的脾气,一生勤劳贤惠。过门后,她跟着丈夫穷了半辈子,几乎没有好日子,但她从不放弃,没有遗憾。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两个互相帮助的人,却不能白头偕老。
重过长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草,露初曦。旧栖新龙两依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
当北宋诗人何铸(1052-1125)写下《鹧鸪天》时,他的妻子赵已经去世七八年了。然而,何铸对亡妻的怀念和内心的巨大孤独仍然无法排斥。
史书上说贺铸看起来很丑。如果出生在当代,他一定会唱: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如今,何铸的《鹧鸪天》和苏轼悼念妻子王的《江城子·乙毛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起,被公认为两宋悼念词的双璧。
北宋中后期,除了王安石变法时期对辽夏的主动态度外,宋神宗死后,朝廷恢复了妥协纳贡甚至割地的政策。这显然是武术家何铸不想看到的。
党争是北宋政治的“特色”,几乎所有知名文人都参与其中。而卑言轻的贺铸,是能远离党争的难得之一。但即使在党争之外,他也保持着自己的磊落人格。王安石在世时,他没有参加任何变法活动;王安石去世后,他写诗追忆这位伟大的变法者。政治风向和利弊从不在他的计算范围内。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真实。
虽然写单词还是有英雄气概的,但贺铸心中的热火已经逐渐冷却,只剩下悲伤。
绑虎手,挂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我不知道我们这一代是蓬蒿人?老兰送咸阳路,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为雷颠,不管钱如何,谁问旗亭酒斗十千?
喝大斗,更长寿,青鬓长青古无。微笑,跳舞,当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带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天却为长。-何铸《行路难·小梅花》
当他对现实不满意,无法改变现实时,他决定退休,“退居吴霞,浮沉俗间,稍作引远世故”,自称“庆湖遗老”,“杜门将遂老”。今年是公元110年左右,宋徽宗上位。十多年后,这位文艺皇帝遭遇了靖康之变,北宋亡国。何铸在北宋亡国前两年去世,幸运地避免了家国沦丧的内心痛苦。
毕竟,在他退休的日子里,他仍然有“长安(代表帝都)不会让人变老”的忠诚,看着国运的起起落落,但很少有人知道。
春事早,十二都门,物色宜新晓。金犊车轻玉小,拂头杨柳穿驰道。
盾羹鲈非吾好,去国讴歌,半落江南调。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老。-贺铸《望长安》
如果我们穿越几千年前的北宋,我们会看到帝国官场的一个边缘人,像剑一样握着笔,在纸上洒下萧萧的霜气。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历史上会有什么样的地位,但历史最终会承认他是苏轼和下启辛弃疾的大胆词汇运动员。
不幸的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苏辛”,但我不知道“苏辛”中间有一个重要的贺铸——他扛起了苏轼孤独的旗帜,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辛弃疾。没有贺铸,大宋豪放的话就会失去一点光彩。
[img]526503[/img]
3
何铸回到苏州,那是他妻子赵氏去世的地方。
十年前,1098年,他成为了一名官员,带着妻子去了苏州。三年后,他的妻子去世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一生潦倒。赵的理解和支持是他难得的精神慰藉。
除了本文开头引用的《鹧鸪天》,何铸还写了其他追赵的词。每一个都直接击中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正是在这些真诚的词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侠义的诗人,有着温柔的另一面。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乎不允许,飞尘。双手纤手别烟萝,红粉清泉相照。几个歌管,正须陶写,翻作悲伤。
岩阴暗归云静,恨易失,千金笑。更何事可忘忧,为谢江南芳草。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
——贺铸《御街行·别东山》
这是何铸去妻子墓地祭扫后做的。据记载,赵死后被埋在宜兴一个叫东襟岭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回忆和哀叹,何铸去世后,他终于和赵葬在一起,再也没有分开过。
[img]526504[/img]
退休后,何铸卜住在苏州和常州,买了田宅,筑了一个卧室,过着书校勘的生活。他最著名的一句话(上了教科书,很多人都背过)写在这个时期:
凌波只是横塘路,但是看,芳尘去。锦瑟华年谁和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冉恒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有多少闲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这句话写出来后就受到了高度赞扬。因此,何铸被称为“何三愁”和“何梅子”。黄庭坚读完后,写诗表达了极大的赞赏:“少喝醉,躺在古藤下,谁会和皱眉一起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现在只有何方回。”意思是秦观死后,何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写出如此细腻动人的婉约词的人。
由此可见,贺铸的话和他的人一样有两面性——侠义与温柔并存。他写词,大胆直追苏轼,婉约不逊于秦观。与黄庭坚、秦观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磊表示,贺铸的词风具有华丽、妖冶、幽索、悲壮四大特点,不愧为兼收并蓄的人。
关于这个“青玉案”,何铸表面上写的是一个美离开诗人,逐渐消失甚至完全消失的过程,而深层次是表达诗人追求理想而无法获得的幻灭的痛苦。从何铸过去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在这个词中所表达的失落和不情愿。
然而,当一些学者解释这个词时,他们强调词中的“凌波美人”是真实的,是一个“吴女人”。何铸一见钟情,不敢表达,最终陷入单相思。
但这种解释可能会被这个词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事实上,自屈原《离骚》以来,文人和医生提到“香草美人”基本上都有特殊的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晚清词家陈廷焯明确指出,何铸的话受到了《离骚》的影响:“方回(何铸,方回)这个词,胸中有一种悲伤,说不出来,都得益于楚的《骚》,可以改变,可以推神品。”
屈原在现实中破血流后,用“香草美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千多年后,何铸也很沮丧,在屈原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鸣。
宣和七年(1125年),74岁的何铸在常州的一座寺庙里去世。临死前,他告诉朋友程俱:“人生果于退,怕危辱耳,今知免。”原来他一生越活越“怂”,现在终于解脱了。
谁爱松陵水如天。画船听雨奈无眠。清风明月休议价,卖与愁人直几钱。
挥醉笔,扫吟笔。一时间,朋友喝中仙。白头。□□在江湖上,袖手低回避少年。
——贺铸《避少年》
何铸老了,他不敢面对年轻的自己。那个“少年侠义,交往五都雄”的年轻人已经死了,可能是老何铸亲自杀死的,也可能是日益沉沦的时代杀死的...希望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他的挣扎,他的深情。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那个男孩。
为什么斗志满满的北宋诗人贺铸最终选择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