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养兵百万,为什么对外战争这么弱?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将军赵匡胤带领军队北征契丹。赵匡胤走到汴京外的陈桥驿时,发动了一场长期以来计划的军事变革,窃取了后周皇权,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本人是五代十国末期的著名将军。他在南方和北方的战争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建立的北宋已经成为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中最弱的一个。

宋太平兴国四年,北宋成立不到20年,迎来了对外战争的第一次大败。雄心勃勃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征服辽国。结果,他在高粱河战役中被辽国击败,伤亡惨重。宋太宗几乎被人活捉。“一切都在服皇家宝器,从宫中陷入困境,股票上有两支箭。”他非常尴尬。

[img]525944[/img]

雍熙三年,北宋成立26年后,宋朝再次启动辽国雍熙北伐,试图一举夺回幽云十六州。结局也让人不忍直视,“为辽师冲击数万死者,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

北宋建立46年后,景德元年,辽国铁骑大举南下,进入中原。“神奇”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再次出现。北宋屯集重兵的北疆防线是徒劳的,对辽军的进攻几乎没有任何阻拦和拦截作用。看着辽军铁蹄地震天,他们一口气冲向黄河,与北宋国都汴京隔河相望。宋真宗被迫与辽国签署“禅渊之盟”,从此开始了以岁币换和平的屈辱生涯。

一般来说,在开国初期的几十年里,古代统一王朝仍处于全盛时期,经济发达,武备强大。然而,北宋硬生生地打破了这一铁律,甚至在开国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就输了。而且这种情况以后也没有改变。北宋明明在辽国、西夏、金国都处于大打小的优势地位,但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溃败局面。宋神宗对西夏的“元丰西征”,金国南下攻击北宋靖康之变,哪一次都让北宋吃尽苦头,直至亡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北宋的军队不能承担保卫国家的责任呢?当敌人入侵时,他们的战斗力在哪里?北宋的军队太少了吗?错了,北宋不仅有很多军队,而且还有很多创纪录的地方。北宋的军队数量在当时的亚洲排名第一,甚至是整个古代历史上最好的军队之一。

北宋大臣蔡襄曾在《养兵费》中提到,北宋总兵力“通过118万多人”,这个数字在《论兵十事》中精确到个位数:“118万1532人”。可以看出,北宋的兵力在绝对数量和总人口中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img]525945[/img]

既然北宋的军队如此强大,为什么它在外国战争中表现出色呢?事实上,这并不奇怪。自古以来,士兵的数量只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士兵的质量、战斗力和高级将军的指挥能力对战争结局的影响更为关键。

北宋虽然兵力多,但战斗力极低,属于典型的有量无质的乌合群体。不可思议的是,北宋军队连日常最基本的演练训练都无法保证。靖康元年2月15日,也就是靖康变革前夕,面对攻势咄咄逼人的宋徽宗,他一直是店主,也担心危急情况。

靖康元年2月15日,宋徽宗专门向军队将领发出圣旨,警告他们要积极备战。圣旨中特别提到了军队的训练问题。他认为“军兵长期失教”,“今三衙门和所有将军都在招募军队,但他们只希望增加数量”,“收集和充电既不合适,教学也不及时”。那么多士兵不训练就去干什么?“既到军门,只以番直随从服务手艺为业,每营杂色占破十居四,不复教武艺”。

事实证明,北宋时期有一种不良的氛围,军队参与商业和收入创造的现象非常严重。除了在战场上,北宋士兵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作为将军的利润工具。士兵们经常被大量从事长途贩运,如“大纲运输”,或直接学习各种技能,成为工匠,“大多数营地都是技术工匠”,“所有私人建筑、砖、泥工等营地”。

这种现象在北宋很常见,“诸州军禁旅虽多,训练掩寡。与此同时,还有匠氏、乐工、组绣、书画、机巧、百端名字,多为主教练,以次官员占领手下。大宋士兵不练刀枪不学武功,却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匠和施工队。各级官员武将赚了不少钱,但军队战斗力极低,最终导致了“人不知兵,无人可用”的恶劣结果。当他们真正上战场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它来阻止市民战斗?”相当于让一群没有军事技能的人上战场。虽然他们不想失败,但他们可以得到它。由此可见,富国和强兵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北宋养兵百万,为什么对外战争这么弱?北宋养兵百万,为什么对外战争这么弱?

,,,,,,

  • 盘点: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双枪的名将?
  • 说到双枪,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董平。是的,《水浒传》梁山泊100名天立星双枪将董平,梁山泊马军五虎之一。武术应该不逊于关胜...

  • 谁是古代历史上同时迷恋三个国君的女人?
  • 春初,齐桓公主宰了中原。在南方国家,楚国精力充沛,逐渐意味着侵犯中原。如果不是一个女人的突然出现,楚文王就不会这么快...

  • 中国古代历史上四大美女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是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美女。然而,这四位美女一生都被所谓的乱伦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所谓的乱伦行...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

  • 空有一身官位:揭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六名庸官
  • 历史上,也有些昏庸的官员,尸位素餐,毫无建树。那些庸官的故事,值得反思。 伴食宰相 其一、唐玄宗开元元年担任宰相的卢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