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变更后,宋高宗赵构渡江南下,在临安建立南宋。雄心勃勃的金国人吞并了整个中原,继续向江淮和江南进军,试图平息南宋。宋金战争持续了近百年,拉开了帷幕。
宋朝一直以武力薄弱著称,但看到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南宋军民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改变了北宋的软风,变得铁血上武。宋金战争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和战斗力强的部队,其中岳飞和岳家军最为著名。
[img]525931[/img]
金国人出生在游牧部落,军队中的装甲重骑兵极其凶猛,一度让南宋军队吃尽苦头。但岳飞的岳家军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在盐城之战和颍昌大捷中,金武术都派出了金兵精英“铁浮屠”参战。所谓“铁浮屠”,就是骑兵和战马都穿着重盔甲,顶着盔甲。骑兵只露出眼睛和鼻孔,其他部位都被铁甲覆盖。从远处看,它们就像一座塔,所以它们被称为“铁浮屠”。
“铁浮屠”具有超强的防护能力。在使用刀、枪、剑、戟的冷兵器时代,这对提高士兵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持续输出作战能力至关重要。可以想象,当“铁浮屠”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时,它们就像一堵铜墙和铁墙,冲击着大海。”盔甲很坚固,没有射击,没有伤害”,宋军的传统武器几乎毫无用处,除了失败别无选择。
幸运的是,岳飞找到了办法。他大力推广岳家军使用大斧,成为打败“铁浮屠”的利器。岳家军使用的大斧不是李悝jy使用的短柄斧,而是一种特殊的长柄斧,类似于隋唐演义中程咬金的斧头。选择大斧是两种用途。
大斧的锋刃可以在肉搏战中切断敌人战马的马腿。战马一倒下,铁浮屠就成了被屠杀、行动迟缓的活目标。斧头本身重10斤左右,摆动惊人,所以还是用来砸的重武器。即使面对像“铁浮屠”这样刀枪不入的重骑兵,大斧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img]525932[/img]
想象一下,用金军砸大斧,即使穿过盔甲也会对敌人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使其失去战斗力,“用斧头击中,不要问盔甲的不可战胜”,一切都是不利的。金武术害怕这一点,曾经哀叹大斧是“宋军器的伟大魔力”,难怪岳家军最喜欢用大斧作战。
但在明朝,大斧的作用被鄙视,并逐渐退出了战场上的主流武器。明朝著名将军齐继光嘲笑大斧,认为这是无用的。明朝面对的敌人是北方的鞑靼人,鞑靼骑兵主要是轻骑兵,放弃了昂贵和缓慢的重装甲骑兵。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普通武器足以杀死敌人,而大斧则是无用的。
戚继光在实战中发现了长柄大斧的一个显著缺点,“斧斧形短兵细,一击过者多自催折”。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大斧决定了其“头重尾轻”的特点。它在战斗中用力过猛或被敌人挡住,往往导致斧柄断裂,瞬间变成烧火棒。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岳飞不如戚继光。岳飞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和戚继光一样,他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对武器进行相应的调整。他可以被称为一代好将军,永远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岳飞战争金兵忠心护国的历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未来将永远传承为一种精神。
。
岳家军喜欢用大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