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首,齐国孟尝君田文,热情、好客、慷慨、仁义,使自己闻名于世,受到各国君王或士人的敬佩,无论是贤与不肖。而且,世界上的人也把它当君子,他的名声还在世界各地传播。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谈谈孟尝君和一起与他有关的屠城案,看看这个人的真面目。
[img]522465[/img]
田文出身近支王族,是齐宣王的侄子,齐民王的表弟,靖郭君田婴的儿子,又称薛公,因为封地在薛城。田文凭借丰厚的资产,在薛城广招天下人才,吸引了3000多名投靠者。秦昭襄王听到田文的名字后,就把他召到秦国当丞相,但很快就听到了恶棍们的诽谤,罢免了他。田文自知生命难保,便在门客的帮助下,利用“鸡鸣狗盗”之计逃离函谷关,从而避免被杀的厄运。
逃离函谷关后,田文和他的团队继续隐藏自己的行为,小心翼翼地走上了道路。直到他们进入赵国,他们才松了一口气。当他即将到达赵都邯郸时,田文想拜访和他一样有名的平原君赵胜,所以他派人去送刺。此时,赵胜正在担任相国,希望与齐国联盟抗击秦国。现在,在听到田文即将来访的消息后,他很快命令人们欢迎他来到政府,并以贵宾的标准款待他。
田文和赵生谈得很开心,在后者的家里徘徊了几天才离开,赵生派人送他去边境的一个小县城。当地人早就听说过孟尝君礼贤下士的好名声。现在,在得知他来到这个县的消息后,他们纷纷涌上街头,目睹了这个大人物的荣誉。场面热闹,达到了一万人空巷的程度。但当我看到孟尝君的真面目时,当地人大喊失望。
[img]522466[/img]
原来,在全县人民的想象中,世界各地著名的孟尝君一定是一个高大、强大、不屈不挠的男人形象。然而,田文本人出现在他们眼中,却是一个矮小、瘦弱、淫秽的男人,就像一个卑鄙的奴隶。旁观者惊呆了,然后嘲笑道:“我以为薛公是一个高大而伟大的奇怪男人,但现在我看到了他,但我只是一个瘦而卑微的人,真的很有趣。”
如果田文真的是一个虚怀若谷、名副其实的绅士,他可以嘲笑当地人的嘲笑,没有必要关心他们。然而,田文可能是一个心胸狭窄、恶毒、凶猛的伪君子。也许他在秦国受到了太多的委屈。他总是想找个机会发泄。他不想放弃对赵人民的公开嘲笑。
为了报复那些嘲笑他的人,田文亲自上阵,和门客一起杀了他们。围观者手无寸铁,根本抵挡不住这些身怀利器的暴徒,不久就被全部斩杀。田文尤其不解恨,便屠杀了城里其他无辜的人,连襁褓中的孩子都不放过。经过一番无差别的屠杀,这个县的人民被杀得精光,几乎没有人幸免。屠城结束后,田文带着门客们重新上路,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入齐国。
孟尝君曾经是赵平原的君客之一。赵人闻孟尝君贤,出人意料地笑着说:“薛公从一开始就是魁然,现在却是小丈夫的耳朵。”孟尝君闻了闻,怒不可遏。在客人和客人的帮助下,他们杀死了数百人,然后摧毁了一个县。见《史记·卷75》。
[img]522467[/img]
田文回国后,被齐民王崇拜为相国。随着权力和声誉的进一步上升,他傲慢霸道的风格日复一日,以至于世界上有孟尝君,却不知道齐民王的地步。齐民王七年(前294年)不愿意当傀儡,于是借此将田文驱赶到魏国。田文逃往魏国后,被任命为相国。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他聚集了魏、燕、秦、赵、韩等五军突破齐国,迫使齐民王逃到莒城,死在那里。
齐民王死后,王子田的法章即位,为齐襄王。田法章即位后,他害怕田文的力量,主动修复他,并允许他回到封地薛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田文在薛城自尊自大,在诸侯之间保持独立,拒绝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大臣。36年(前279年),田文在薛城死亡,诸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而战斗,导致了家庭的毁灭。
原来齐襄王虽然表面上和孟尝君保持和平,但心里一直想消灭他。现在看到薛城的局势极其混乱,他和魏国一起攻占了他,杀死了田文的所有后代(“诸子争立,齐魏灭薛。没有后也没有孟尝绝嗣。"引文同上)。孟尝君因发泄私愤,不仅杀死了赵国一个县的所有人,还勾引其他国家入侵,几乎摧毁了祖国。这样一个不忠和不公正的人死后会被摧毁,这是一种罪恶。
孟尝君屠过城吗?他真的热情好客,善良仁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