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的故事。
唐代诗人李绅,著名的《慈农》就是李绅的作品。但李绅除了是诗人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唐朝宰相。35岁时,李绅是中进士。此后,他曾担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官职。此外,李绅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他写了多达20首《乐府新题》。也许大多数人都知道李先生的诗,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人。这一次,让我们介绍一下李先生,看看他的仕途是什么样的。毕竟,他也是宰相。
[img]521658[/img]
“锄头日中午,汗水滴下土壤。谁知道盘子里的食物,每一粒都很难。”一首简短而简洁的诗,只用四句话来表达农民的辛勤工作,食物并不容易得到,呼吁人们珍惜食物,不要铺张浪费。”“同情农民”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古代诗歌之一,小学生会背诵,所以很多人喜欢说:“你甚至不如一个小学生。”
没有小学生那么容易说,但真的不要以同情农民为例。这首诗是一首好诗,但作者李先生并不是一个诚实和节俭的人。根据目前的网络术语,李先生“崩溃”了。李先生是唐中晚期的诗人,是文学界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与元震、白居易交朋友;但在政治和个人风格上,他有很大的争议。
李先生在他身上也很突出。他的曾祖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中书,使李敬玄。然而,随着李敬玄战争的失败被贬,李家开始逐渐失去势头;到了李先生这一代,他的父亲早逝,只能和母亲一起搬到无锡。
当李绅年轻的时候,他真的经历了民生的痛苦。在他35岁的高中学者之后,他可以写像“同情农民”这样的诗。当他第一次进入官场时,李先生也有抱负和理想。李先生第一次进入唐宪宗时期。结果,他很快就发现了官方规则,并被迫参与了牛李党的斗争。
[img]521659[/img]
牛李党争是指当时以牛僧茹、李宗闵为领导的党派斗争。李绅投靠了李党。从那以后,就像挂断电话一样,从小的翰林学士就成了封侯拜相的一员。他不仅是宰相,还被命名为赵国公。
李绅再也写不出《慈农》这样的诗了,甚至开始用官职威压昔年同学。据《云溪友议》记载,李先生有一个姓崔的同学。有一次,李先生知道崔的仆人和其他人发生了争执。李先生直接将崔的仆人判处极刑,并将崔抓在一起。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是觉得崔没有提前来拜访自己,对自己不够尊重,最后打了20场仗让崔离开。
[img]521660[/img]
刘禹锡写了一首《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鬓新妆,春风杜韦娘。司空习惯了闲事,切断了苏州刺史肠。”这首诗是在李绅的宴会上写的。李司空指的是李绅,可见李绅平日生活有多享受。
有些人“喝冰十年,难冷热血”,李先生也热血,但他终于变得如此难以忍受,难怪老师教我们读“同情农民”,李先生永远不会提到这个人,这种生活方式太叹息了。
《慈农》的作者李绅,他的仕途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