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孔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孔融应该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孔融让梨的故事父母小时候应该告诉我们,希望我们学会谦虚的优秀品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作家,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据说孔融是孔子第20代子孙孔宙的儿子。有了这个身份,他很受欢迎。然而,长大后,孔融的性格会更直率,不懂委婉的说话方式。他经常说冒犯别人的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根本不给任何感情。古代文人的讲话一般都比较婉转,直来直去的风格在武将身上比较多,但孔融也继承了这种风格。正是孔融天不怕地,连曹操都敢杀,说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话,其中一些在当时人们眼里不孝的言论最终被曹操定罪入狱。孔融说了什么不孝的言论?
[img]519836[/img]
事实上,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在当地也是名人,但更重要的是,孔融足够努力。让他出名的只是孔子后代的名字。他还需要用真才实学来证明自己。孔融让梨事故最早出现在《三字经》中,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孔融很小就懂得谦虚的道理,在家里也被长辈寄予厚望。然而,孔融在16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几乎毁了他的美好未来。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一个叫张俭的朋友,他被朝廷通缉。张俭原本想向孔褒求助,但孔褒那天刚好不在家,孔融就收留了他,但后来官兵发现张俭一个人逃走了,孔融和孔褒却被抓了起来。
[img]519837[/img]
孔融和孔褒都把罪归咎于自己,但皇帝最终还是定下了孔褒的罪,让孔融活了下来,而孔融也因此闻名于世。从那以后,孔融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嫉恶如仇,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然而,孔融的官方道路相对坎坷。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导致他根本无法进入官场圈子。每个人都害怕和孔融一起工作。幸运的是,还是有人欣赏孔融的能力,于是推荐他到朝廷当侍御史,算是得到了一些话语权。
但孔融的性格丝毫没有收敛,还多次冒犯脾气不好的曹操。事实上,孔融的野心还是比较大的,虽然带兵打仗不是他的强项,但也一直想做点事。然而,他不喜欢曹操想权倾朝野的做法。他是一个坚定的支持汉党,对曹操的许多做法感到不满,并多次借此机会嘲笑曹操。当时曹操已经不太喜欢孔融了,但是没有理由把他赶走。如果强加犯罪,世界上的人可能会说他很小心。
[img]519838[/img]
曹操准备以孔融的一些言论作为他犯罪的证明。当时,孔融发表了父母的无情评论,认为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深厚的感情,只是一时的激情造成的。而且大家都把亲情看得太重,不利于个人的发展。然而,这些话在当时是非常叛逆的。每个人都是儒家教导的。“孝道”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孔融这样说无疑会大大降低他的声誉,民间甚至反对孔融。曹操借此机会给孔融定了不孝罪,将他判入狱处死,才说孔融最终死于不孝。
孔融说过那些大逆不道的话?孔融的性格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