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在什么情况下,于禁投降了?投降后他的命运如何?

说到于禁和关羽,许多网民也知道这两个人似乎没有太多的故事,但事实上,如果熟悉三国事件的人仍然知道,于禁实际上是在关羽投降的,所以于禁实际上是曹操的将军,那么关羽投降后如何对待于禁呢?于禁的命运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揭示这个秘密吧!

[img]517615[/img]

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在《三国志》中合为一传。他们一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他们都是汉末三国的名将。后人也称他们为曹操手下的“五子将军”,以刘备手下的“五虎将军”而闻名,但于禁的结局是最糟糕的。

于禁在无奈下投降

汉献帝建安24年(219年),于禁随曹仁、徐晃、庞德等。,负责荆州方向的防守。关羽突然派兵北上攻击曹军,曹仁等人分兵拒防。其中,徐晃防守万县,于禁、庞德等人驻扎在樊城外,与樊城成为一个角落。

樊城外归禁指挥的人有“七军”,即七军。按照当时每军约1万人的正常编制计算,总兵力为7人。、8万人,实力不弱。

然而,天下大雨,汉中大涨,曹军普遍被淹。北方士兵对洪水没有太多的概念,也没有准备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禁和其他人匆匆逃到高处,但他们发现有人乘船袭击了他们。关羽来了。他有水军,曹军没有。这场战斗根本无法战斗。于禁和其他人不得不坐以待毙。

@ 余禁别无选择,只能向关羽投降,庞德死于战争。曹操听到这件事,感慨万千,泪流满面地说:“我认识余禁30年了。为什么我在危险中受苦的时候不如庞德?”

于禁投降给曹军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如果曹仁没有拼命坚守,曹军就会失败。不仅荆州的地盘将全部丧失,徐县以南的整个地区也将得不到保障。

于禁投降后受到羞辱

于禁投降后被关羽送到江陵,不久孙吴的军队征服了江陵,于禁又落入了孙权手中。

孙权和刘备刚刚分手,正要示好曹魏。他们没有把于禁当成俘虏。他们对他很好。他们亲自见到他,但没有让他回去。除了没有人身自由,于禁在其他方面都很好。他吃喝都很好。孙权经常邀请他一起出去。

[img]517616[/img]

有一次孙权和于禁骑马并行,孙权的谋士于翻看到了。于翻拦住于禁骂道:“你只是一个投降的囚犯。你怎么敢和我的主人并排骑马?”

不仅骂,虞翻还挥鞭打,如果不是孙权骂,于禁就得被虞翻鞭打。

还有一次,孙权在楼船上宴饮群臣,邀请禁止出席。宴会上有人演奏音乐。音乐唤起了于禁的思乡之情,不禁流下了眼泪。这一幕又让于翻看到了。于翻当场教训于禁说:“哭什么?你认为假装可怜可以避免死亡吗?”

无论如何,于禁也是一代著名的将军。他曾经很有权势。他从不在生死面前眨眼睛,但他面对面地受到羞辱,无法反驳。他的悲伤和屈辱可想而知。

于禁最后因内疚而死

曹丕称帝后,孙权立即上表称臣,并将于禁送回曹魏。

曹魏黄初二(221年),于禁回洛阳,曹丕亲自召见他。这时,于禁已经白皙憔悴了。看到曹丕后,于禁感到羞愧,不停地流鼻涕和磕头。曹丕没有当面责怪他。相反,他用荀林的父亲和孟明视安慰他,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荀林的父亲是晋国将军。他带领军队与楚军作战,大败。回来后,晋景公仍然重用他。三年后,他带领军队出征,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孟明视是秦国将军。他在攻打郑国回军时被晋军俘虏。不久,他被释放回中国。秦穆公仍然信任他,要求他继续带领军队。后来,他带领军队击败了晋军。

曹丕以他们两个为例,说明打败仗被俘没什么。在任命安远将军的诏书中,曹丕特别强调:“樊城之败的主要原因是水灾,汉水飙升,不是作战不利造成的,而是被禁等人的职务恢复。”

如果于禁的结局是这样的,曹丕的思想是令人钦佩的,但曹丕的思想实际上远不如他的父亲曹操。在安慰和对待于禁的同时,他在背后做了一些小动作。

[img]517617[/img]

曹丕下令于禁出使孙吴。旅行前,他特意安排他去叶县敬拜曹操的高陵。于禁去了,却发现房间里挂着几幅画,画了樊城之战的经历,包括关羽大胜、庞德英勇殉国、于禁乞讨等。

于禁看完后感到羞愧,于禁因病去世。曹丕给了他一个死后的头衔。“李”在死后的法律上有一种缓慢的无亲和无辜的杀戮的意义,属于“丑陋的死后”。后来,一些学者评论说,成千上万的人不能死,可以杀死他,也可以从现在开始不使用他,但用这种方式羞辱他,不是为了国王。

余禁的悲剧不仅仅是投降

有趣的是,张辽、张合、徐晃五人都是降将出身,而于禁、乐进一开始只是中下级军官,也就是历史书上提到的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他们在曹营迅速崛起,说明曹操的知人善任,也说明曹操一直标注的“唯才是举”不仅仅是口头上的。

在“五子好将军”中,于禁最初的光环是:每一场大战都不是前锋负责破裂,反映了曹操的绝对信任;所有艰苦的战斗,邪恶的战斗都不能阻止他,不可战胜,关键时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低于自私,敢于严格治理军队,不贪婪财富,个人素质是曹操的重要品质。曹操在世时,于禁被授予左将军高位,成为曹魏耀眼的将军。

然而,一场失败改变了一切。于禁的完美形象瞬间崩溃。曹操感到困惑,对手感到羞愧。在重名节甚至更注重生命的时代,被俘的于禁似乎只有一死才配得上“好将军”的称号。

然而,这是不合理的。汉末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将军被俘谋生。不仅张辽、张和、徐晃是将军,曹操称赞的庞德也是将军。关羽、姜伟等人甚至刘备也有过多次投降经历。至于名气较低的将军,他们更多。

在三国的特定时代,投降就像“跳槽”。有些原来的主人失败了,有些人不得不找到更好的“明主人”。事实上,主动性和被动性与民族正义无关。一般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历史似乎对禁令更为苛刻。

于禁的区别在于,他投降后未能忠于蜀汉或孙吴,回到了曹魏的主要国家。这对曹魏和他自己来说都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当他遇到一个心胸狭窄的曹丕时,于禁只能以一场彻底的悲剧结束他的生命。


在什么情况下,于禁投降了?投降后他的命运如何?在什么情况下,于禁投降了?投降后他的命运如何?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