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解密江口沉银传闻 张献忠的宝藏是真的吗?

你真的知道张献忠的沉银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img]514524[/img]

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在四川省流传,这个传说的名字叫“江口沉银”。据附近村民介绍,这一传说最早记载于明末清初。说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在眉山市江口镇,即府河与岷江的交汇处,向河中沉下了大量的金银财物。自2016年底以来,国家考古队正式开始挖掘江口遗址。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万件文物被挖掘出来,金银不计其数,并建成了博物馆,这一传说最终被证明是真的。张献忠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把这么多金银沉入江底,从哪里得到这么多金银财宝?

口口相传 巨大的宝藏埋在江底

关于张献忠在江底沉银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img]514525[/img]

第一个是张献忠被清军攻入四川后不得不离开。这时,他想把明末成立的大西国的一部分金银埋起来,以备将来挖出来作为战略资源。关于这一说法,四川有一首当地民谣可以作为证据,“石牛对石鼓,银万万五。有人认得破,买成都府。据这首民谣记载,如果能在河里找到石牛和石鼓,就可以作为坐标指示,找到巨宝的埋藏位置。这种方式就像给后人留下一张藏宝图。谁找到了通往财富的大门,就能得到里面的财宝。然而,自明清以来,没有人发现石牛和石鼓,在后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也没有发现。这种说法的真实性需要考虑。

另一种说法是,在张献忠的战争中,他输给了清军,所以他不得不转移和逃跑。作为必要的材料,金银自然需要随身携带。然而,由于金银质量太重,数额太大,木船无法装载。于是他命令工匠们挖出许多木头,包括金银,这样木头就可以随船下河了。这种方法省时、省力、快捷。

[img]514526[/img]

在古代,许多路商通过这种方式运输货物。然而,令他惊讶的是,在路过海滩的路上,他遭到了四川当地一位武装地主杨展的袭击。据史料记载,当张被迫离开成都时,他带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所有人乘船沿着岷江下游撤离,并试图突破四川西部的生日。

出乎意料的是,杨展已经提前埋伏在江口,打乱了他的计划,杨展部将人数众多,都拿着明火枪用火攻木舟。利用船的灵活性,完全堵塞了张的部众近路和退路。在江上大风的帮助下,用火器攻击船只非常有效。张献忠进退两难,大火烧毁了许多船只。无奈之下,张献忠不得不带着少量的下属逃离,而他的财宝大多沉入江底。这种说法应该比较可靠,后期很多史料都是这样记载的,和民谣不一样。真实性应该比民谣更有保障。

明末清初 人们经常不聊生起义

众所周知,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但崇祯皇帝实际上是明朝中后期难得一见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明朝的帝国不应该有亡国的形象,而应该是中兴通讯。然而,17岁的年轻皇帝继承了一个充满漏洞的帝国,内忧外患齐聚。

[img]514527[/img]

对内,朝堂之上。前嘉靖、万历、天启皇帝沉迷于各种事情,忽视了政务,使明朝的国运由盛转衰,国力严重下降。崇祯皇帝的目标是成为圣明君主。他成功地淘汰了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组织。这是他从政道路上最开始、最辉煌的一笔。但明朝面临的困境不仅在于朝堂。东林党也解除了阉党的威胁。

在寺庙之上,明朝的政策对藩王一直是特别优惠的。这是明朝太祖朱元璋设定的基调。明末藩王数量众多,供奉巨大已达到国家税收无法支撑的地步。许多藩王和富裕的房东依靠自己的资金和税收优惠优势,合并大量土地,聚集财富,使农民无地可种,国库空虚。少数人掌握了帝国的大部分财富。

[img]514528[/img]

崇祯皇帝在位时,正好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地球的气温是千年来最低的。天灾繁多。各地干旱情况十分严重,失地却又要交税,纷纷弃田,又没有收获,民不聊生。食不果腹还要对付各种苛政杂税的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多次发动农民起义战争。而且为了平定这些战争,凑齐军努。朝廷又开始征税了。这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造成了恶性循环。而且崇祯皇帝对起义的态度也很坚决,明朝一贯的原则讨厌发动战争。他更喜欢积极解决冲突,而不是采取更委婉的招安手段。对外。清军在辽东频繁入侵,东南沿海的日本海盗屡屡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明的灭亡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起义聚财 巨额财富沉入江底

在陕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张献忠出生。读了几个小时,又去参军了,因违法犯事被军队除名。在陕西农民起义频繁爆发的背景下,张献忠也组织了自己的团队参与起义。然后加入当时闯王高迎祥的指挥下,与后人熟知的闯王李自成一起被称为闯将。张献忠很有军事天赋,特别擅长游击战术。战斗勇敢,对战局的把握非常准确。

[img]514529[/img]

他的团队从数千人扩展到数万人。后两次进入四川,最终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皇帝。在他32年的起义生涯中,张献忠获得了很多财富。他的财富主要来自明藩王,如襄王、贵阳王、楚王、瑞王、成都王、太平王等。此外,还有无数的朝廷大臣和地方军事将领,如巡逻、总兵、县长、知府、巡逻历史。

从这些人的家庭财产和地方福库中,张献忠获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粮食等物资。据民间传说,仅楚王宫的金银珠宝就没有用100辆车拉完。此外,独占巴蜀地区的成都王也是富甲一方,身家购买力可以买四川。从后世国家考古队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张献忠的宝藏中含有大量的金银制品、银锭和金银币作为货币。巨宝之说名副其实。

[img]514530[/img]

多年来,张献忠的宝藏一直吸引着大量的人,禁止在沙场上淘金和非法挖掘。直到国家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博物馆建设保护工作。这些出土文物对明末清初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历史价值。


解密江口沉银传闻 张献忠的宝藏是真的吗?解密江口沉银的传闻 张献忠的宝藏是真的吗?

,,,,,,,

  • 张献忠是怎么屠川的?真的一天侮辱20万少妇吗?
  • 杀了女人后,张献忠狂喜欲舞,并向百官表贺,称自己已经脱离了女人的束缚,身无挂累,前行无阻,定得天下。 被张献忠部队绑架...

  • 陈名夏死因之谜:是党争还是满汉矛盾的受害者?
  • 历史学家对陈明夏的死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一般没有“党的灾难”或“满汉矛盾的受害者”。事实上,陈明夏的死有很多矛盾,但其...

  • 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秦良玉:白杆雄兵杀死的敌人魂飞胆丧失
  • 张献忠攻打四川,秦良玉被四川守将邵杰春节,邵公清谨,但良玉认为自己不知兵,指挥不当,不虚心听劝。她说,我是一个受国家...

  • 张献忠到底是怎么死的?张献忠死亡之谜揭秘
  • 前大西军将领刘金忠叛变后,首先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与明军曾英勾结,然后离开保宁(今四川阆中),投降了南下清军统帅的豪格...

  • 明朝最后一个[战略大师]杨嗣昌十面埋伏囚犯
  • 从崇祯朝的历史来看,最绕不过的话题人物之一就是杨嗣昌,他是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末重臣。 很多人说杨思昌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

  • 蒲松龄是医药科普作家 作品中把中药人格化
  • 提起蒲松龄,人们会自然想到他所写的《聊斋志异》。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医药科普作家。 公元1704年,山东淄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