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前就出名了。司马徽是个老师。水镜先生就像当时最大的IP。只要你是他的门徒,说明你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可以去刘表当官,但他隐居起来,终于找到了刘备。而且诸葛亮一生中的大恩人是庞德公,没有庞德公就不会有卧龙的称号。
[img]514861[/img]
在《三国志》中,陈寿曾对诸葛亮进行过这样的评价:然而,明亮的才华,优于军队,足智多谋,优于将军。这种相关的评价使人们对诸葛亮的才能有了客观、公平和全面的了解。然而,仔细研究历史,诸葛亮的卓越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他自己的谦逊和勤奋。
建安两年后,诸葛亮的叔叔诸葛亮不幸去世。17岁的诸葛亮和弟弟诸葛亮一起隐居。此时,他实际上有很多选择,可以在刘彪手下担任官职;你也可以依靠你的两个强大的姐夫来享受荣耀和财富;但诸葛亮有自己的抱负,毅然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继续学习和升华。
当然,这种阅读不能太偏僻,也不能离襄阳城太远,方便自己随时到人才聚集地咨询。千挑万选,最后诸葛亮相中了隆中,这个地方距襄阳刚好7公里,真是太好了。诸葛亮隐藏在幽山读书,不想完全与世隔绝。他知道随时控制外部变化的重要性。在拜访外界的过程中,诸葛亮看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仅仅几天后,他就不再盲目地四处走访,而是更频繁地去二姐夫家。
[img]514862[/img]
原来诸葛亮二姐夫的父亲庞德公是当时荆州著名的名人。刘彪多次请他出山当官,庞德公威胁说:“有一只天鹅鸟筑巢在高林上,让它晚上生活;深渊下有一个叫龟的动物穴,让它晚上生活。人的趋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而且各得其所栖宿..刘表听了,只能叹息而去。听了诸葛亮的话,他忍不住兴奋起来,相信自己是自己命中的贵人。
据《襄阳记》记载:“孔明每到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止。此时年轻的诸葛亮,为了让自己的名声响起,此时迫切需要贵人的帮助。所以每次我拜访我的姐夫,我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庞德公家。为了表达我对庞德公的敬佩,诸葛亮每次都在庞德公面前恭恭敬拜。庞德公一开始并没有停下来,只是想考验孔明的耐心。时间长了,庞德公逐渐对诸葛亮颇有好感,越来越觉得这个少年才华横溢,志存高远,踏实勤奋。
[img]514863[/img]
一段时间后,在庞德公的介绍下,诸葛亮崇拜著名学者司马徽(水镜先生)为老师。后来,诸葛亮的表现失控了,卧龙的名字开始享誉世界...
为什么庞德公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恩人?庞德公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