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诸葛亮在刘禅看来是忠臣吗?

你喜欢诸葛亮的故事吗?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刘备死后,诸葛亮基本上是蜀国声誉和资历最高的人。同样,他是托孤大臣的李燕也很不存在。而且刘禅真的没有君王之相,能力比刘备差很多,不能委以重任。就这样,诸葛亮成了蜀国的实际掌权人,但这种关系让刘禅很尴尬。诸葛亮是刘禅的忠臣吗?也许当时诸葛亮看到刘禅基本上对他没有任何希望。他坚持北伐,最后死了。

[img]510477[/img]

在古代,皇帝建立了一种叫做“加九锡”的封赏制度,以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具体来说,皇帝给了大臣九种高贵的仪器仪式。有了“九锡”,大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廷中的权力地位仅次于皇帝。“加九锡”的意义非同寻常,历代皇帝轻易拒绝对大臣施行,历代“加九锡”的大臣寥寥无几。

从实际效果来看,“加九锡”的封赏制度弊端极大,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被授予“加九锡”的大臣,身份地位在大臣中是无与伦比的,距离至高无上的皇权,只有一步之遥,唾手可得。因此,乱臣贼篡位自立,常以“加九锡”为过渡步骤。王莽篡汉自立,三国曹操威胁天子命令诸侯,司马昭杀君夺权,他们都提前“加九锡”。

[img]510478[/img]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加九锡”已经成为皇帝的“实习期”。实习结束后,这个人很有可能成为皇帝,成为雄心勃勃家庭的同义词。蜀汉丞相诸葛亮也面临着加九锡的局面。随着刘备、五虎将领等骨干力量的消失,蜀汉形成了诸葛亮家族的主导地位。刘禅又弱又无能,与曹丕等同一代人相去甚远。因此,诸葛亮逐渐成为蜀汉权力的大臣,完全具备加九锡的资格和条件。

《三国志》引用诸葛亮集记载证实,蜀汉大臣李燕曾与诸葛亮谈过此事。李燕认为诸葛亮地位高,声誉高,功绩突出,建议他“适合九锡,成为国王”。只要诸葛亮点点头,没有人会反对,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但诸葛亮有多聪明,他知道王莽、曹操和九锡吸引了世界的教训,拒绝了李燕的建议,拒绝加入九锡。

到目前为止,诸葛亮还配得上他忠臣的本色。但诸葛亮拒绝李严时,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诸葛亮说:“现在征求曹贼,一直没有什么大成就,我还没有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若此时妄自尊大,则不合理。当曹魏被消灭,中原被收复,皇帝回到中原故都时,我和大家一起接受了奖励。”然后他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虽然十命可受,但在九邪!”

[img]510479[/img]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似乎随便说了个笑话。但别忘了,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是君臣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这句话有明显的谋朝篡位嫌疑。加九锡已经是臣子所能达到的极限地位,九锡以上只有皇帝一人,所谓十命可受,相当于当皇帝也可以接受。虽然他只是说说而已,从头到尾都没有付诸实施,但在封建时代,皇帝不可原谅任何大臣敢说这样的话。

如果刘禅听到这句话,恐怕他会马上翻脸。历史上有无数的事情说错了,被皇帝杀死了。无论你的诸葛亮有多有能力,无论他有多高,这种明目张胆的悖论都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在刘禅看来是忠臣吗?诸葛亮在刘禅看来是忠臣吗?

,,

  • 解密:诸葛亮策划了小乔和曹操的绯闻?
  • “东风不和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这首诗只是一个假设,东风终于和周郎便,三国时期的大美大乔小乔。它没有被曹操锁...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