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许靖的官职很大,刘备为什么很看不起他?

许靖(?—222年),字文休息。汝南县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蜀汉时期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重臣名士。很多人可能不熟悉蜀汉重臣徐靖。但实际上,如果说官职,许靖根本不在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下。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汉中王傅的职位相当于太傅。例如,司马懿曾担任曹魏太傅。历史上,太傅是朝廷的辅助大臣和帝王老师,负责礼法的制定和颁布,三公之一。

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在古代的官职中,三公已经是极人臣了。但对许靖来说,虽然在官职上并不逊色于诸葛亮,有时甚至比诸葛亮还要高,但刘备却从内心深处鄙视许靖。为什么?

[img]510974[/img]

许靖年轻时与表弟许邵一起成名,并且都有喜欢评品人物的名声,但两人私下感情并不好。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刘宏死后,董卓率军进入首都,趁机控制东汉王朝的权力。对此,许靖选择为董卓效力,曾担任御史中丞等职。相应地,当时的刘备,自然是站在讨伐董卓的立场上。后来,许靖怕董卓杀自己,于是逃到孔周那里。孔周死后,许靖投靠扬州刺史陈毅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东渡长江,许靖逃到交趾郡,受到交趾太守士的好评。因此,对于出生在中原的许靖来说,他早年的经历非常坎坷,一路向南逃到岭南。后来益州牧刘章派使者征召许靖,许靖入蜀,被刘章任命为巴郡、广汉太守。这自然为许靖和刘备的相遇奠定了基础。

建安十九年(214年),在益州之战结束时,刘备率军包围成都。在这方面,作为刘章的手下,许靖看到刘备即将占领成都,想越城投降刘备。然而,事情被泄露,想背叛的许靖被刘章抓获。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曹操、袁绍、吕布等诸侯,许靖无疑是人头不保。但刘璋为人宽厚,再加上益州即将落下,才没有处决许靖。

刘章放弃抵抗后,刘备入主益州。然而,当他得知徐静背负主人时,他鄙视徐静。当然,刘备鄙视徐静可能还有另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徐静直到大势所趋才想到投降,而法正、张松、李燕、孟达等人更早地向刘备投降。基于此,刘备一开始并不准备任命徐静。

这时,法正对刘备说了一句话,改变了刘备的注意力。这句话是“世界上有虚荣的人,没有真正的人,徐静也是”,也就是说,世界上有些人赢得了虚名,没有真正的德才,就像徐静一样。在法正看来,徐靖的虚名已经闻名于世,刘备应该重用他,以此吸引其他人才通过对徐靖的厚待来投靠自己。因此,在法正的建议下,刘备正式使用许靖,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进攻益州后,刘备的官职仍然是东汉时期封存的左将军。徐静被任命为左将军的长期历史已被重用。建安24年(219年),刘备被称为汉中之王,徐静被崇拜为汉中之王。也就是说,名义上,徐静可以被视为汉中之王刘备的老师。可以说,汉中王徐静可以说是当时刘备部队的第一位文官,甚至诸葛亮也崇拜他。

[img]510975[/img]

@ 张武元年(221年),刘备即位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据史料记载,西汉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成立大司徒。东汉光武建武27年去大,称司徒。也就是说,在东汉时期,司徒曾经取代丞相,成为当时文臣的第一位。当然,就蜀汉而言,许靖虽然是司徒,但诸葛亮却是丞相,@ 徐靖的司徒,自然是虚职,也就是地位比较高,但是没有实权。

此外,刘备从心底里看不起喜欢评价别人、对主人不忠的许靖。但许靖资历较老,在汉末三国时期知名度较高,迫使刘备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从而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度。徐靖死于章武二年(222年)。鉴于徐静的一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论道:“徐静长期以来一直很有名。她以诚实和人物而闻名。虽然她的行为尚不清楚,但蒋济认为‘大比廊庙器’也是如此。”
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许靖在蜀汉并没有发挥与官职一致的作用。


许靖的官职很大,刘备为什么很看不起他?许靖的官职很大,刘备为什么很看不起他?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为什么刘备能成为皇帝?看看刘母为他做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 三国时期的蜀国历史上被称为“蜀汉”。 自公元221年以来,刘备先是成都皇帝,继承了汉朝的统一。自定国以来,刘禅于公元26...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