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虽然也是官二代,但水平并不高,早期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爬起来的。然而,在东汉时期,官僚体系非常强大,如果没有人故意提拔,就很难脱颖而出。曹操当时也很幸运,得到了一位高人的提拔。曹操早年展示了自己的知识,吸引了很多知识的注意,但曹操的野心不仅仅是成为一名文人。按说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但能让曹操佩服的人并不多,他就是其中之一。
熟悉汉末三国史,不难知道当时的诸侯大多不是草包。除了刘备和孙权,三国名人可以分割一方,笑到最后。即使在世人心目中,立意自守、没有四方志向的刘彪,也曾单枪匹马平定荆州;就连在世人心目中,懦弱、没有主见的刘章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就连存在感很低的张璐也让朝廷帮不了他;即使被陈寿评为“勇无谋”的吕布,也曾虎步江淮等等。然而,在整个汉末三国历史上,实力最突出的诸侯却不是曹操莫数。你为什么这么说?
[img]508960[/img]
众所周知,曹操不仅是一个英雄,可以与诸侯竞争,统一北方,成为最大的分裂力量。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能够独立指挥战斗,并亲自写了10多万字的军事书籍。更神奇的人,除此之外,他还是文武双全——他曾经一个人潜入宦官张让的住所,打算暗杀张让。被发现后,他凭自己的力量突出了重围;他还留下了无数著名的文章,唱了至今。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曹操年轻时是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与后来取得巨大成就的曹操差距令人难以置信。
《三国志》记载:“(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三国志集》补充说,他年轻的时候,为了避免被父亲管教,假装中风,陷害了总是抱怨的叔叔;他还和袁绍一起偷了别人的新娘,然后伤害了袁绍。@ 起初,曹操一直无所事事,基本上是个小混混。那他为什么突然做出改变呢?
[img]508961[/img]
事实上,这并非他自己突然开悟,而是他遇到了一个人。用一句话来说,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三国志·武帝纪》说:“(桥)玄谓太祖说:‘天下会乱,非命世的人才帮不上忙,能安的人在乎君!""这种评价,不能说不高,毕竟曹操当时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并不好。作为一名著名的学者,桥玄对曹操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不仅让曹操改变了以前的花花公子风格,曹操的价值也突然上升。因此,他“20岁,孝顺”,开始进入法庭,然后独立起飞,取得了后来的成就。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曹操曾经对徐邵软磨硬泡,终于得到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也许桥玄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这样得到的。用一句话改变曹操的命运,完全是胡说八道,让曹操敬畏,毫无根据。事实并非如此。桥玄死后,曹操在《祭故太尉桥玄文》中写道:“我小时候就抓住了大厅,特别是以顽鄙的姿态,为大君子所接受。增荣益观,都是奖励,犹仲尼说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img]508962[/img]
这意味着,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没有做好工作,但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像桥玄这样的绅士。我可以容忍自己,就像孔子称赞颜渊和李生称赞贾复一样,并表达了他对桥玄的衷心尊重。想象一下,如果桥玄对曹操的评价不是发自内心的,曹操会这么尊重他吗?此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桥玄把他的小家托付给了曹操。如果他不相信曹操的能力和行为,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经过整个分析,不难知道桥玄和曹操相互信任,关系很好。这主要是因为桥玄认真教曹操,他对曹操的评论改变了曹操一生的命运。如果没有他的存在,如果他没有对曹操做出这样的评价,那么曹操可能一辈子都是个花花公子,一个没有成就的小流氓,不可能和刘备、孙权分享世界。这样,桥玄不仅改写了曹操的命运,也改写了汉末三国的历史。
曹操有佩服的人吗?谁能佩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