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能出川,不仅仅是韩信的功劳,更是刘邦的功劳。
没有刘邦,韩信也出川了。
与韩信、刘邦相比,诸葛亮不能出川,主要有三个原因
[img]507240[/img]
第一,从世界大局来看,形势不同。
在刘邦的支持下,韩信出川与诸葛亮出川所处的世界大势不同。
项羽推翻秦朝后,分封了18个诸侯王分布世界,从而看世界,其实还是一场乱局。
刘邦被项羽任命为巴蜀汉王。同时,秦朝叛军张邯、司马欣、董毅被任命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土在关中,试图利用张邯、司马欣、董毅等三人的力量将刘邦困在巴蜀。
天下分封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回到封国首都彭城。
项羽回到彭城后不久,齐国起兵反叛项羽,项羽不得不与军队讨伐齐国。
在刘邦的支持下,韩信趁项羽与齐国作战的机会东进关中。
韩信东进关时,虽有张邯、司马欣、董毅等三股势力盘踞在关中。
这三股势力虽然强大,但各为王,彼此缺乏协调,无法形成对韩信的共同努力。相反,他们被韩信抓住,每个人都打破了。
在刘邦的支持下,韩信带兵进入关中,集中兵力,击败张邯,迫降司马欣、董毅等。
诸葛亮北伐中原,虽然世界不统一,但当时的形势相对稳定。
三国虽然鼎立,但三国内部相对稳定,曹魏已统一北方,曹魏与诸葛亮交兵无后顾之忧。
仅凭蜀国自身的力量,诸葛亮无法战胜曹魏。
[img]507241[/img]
二、从蜀汉内部看,实力不配。
与蜀汉相比,刘邦的汉国实力具有三大优势。
第一,刘邦有人才优势。
一大批将领,如韩信、曹参、周勃、樊迅等,为刘邦攻城略地。
当时,诸葛亮只有少数将军,如老将军赵云、不信任将军魏燕、曹魏投降的王平和姜伟。此外,与刘邦将军相比,这些将军单打独斗的能力是不同的。
刘邦周围有张良、陈平等杰出谋士运筹帷幄。
当时诸葛亮除了自己的建议外,再也找不到张良、陈平等谋士了。
萧何坐在刘邦后面,为刘邦前线准备粮草兵员。
诸葛亮后面的人找不到像萧何这样杰出的管家。
第二,刘邦准备充分。
刘邦进入汉中后,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在萧何的帮助下,刘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虽然诸葛亮的蜀汉已经入主益州多年了,但他一直处于动乱之中。
襄樊关羽之战,损兵折将,失城失地。
刘备夷陵之战,被鲁迅火烧连营700里,损失惨重。
两次失败的战争几乎耗尽了蜀汉的国力。
刘备死后,诸葛亮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恢复了生产,于是赶往北伐。
每一次北伐,多后勤都无法保障,草率收兵。
[img]507242[/img]
@ 韩信出川后,势力迅速壮大。
刘邦进攻彭城时,带着十五路诸侯,五十六万大军。
尽管刘邦很快被项羽打败,但他带着韩信出川,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彭越一直盘踞在彭城附近,成了刘邦的盟友。
彭越的加入有效地约束了项羽。
诸葛亮虽然六出祁山,五伐中原,但一次也没有进入中原。
相反,北伐一次又一次,不但没有扩大势力,反而是盲人点灯,白费蜡,耗尽了蜀汉的国力,民不聊生。
第三,从诸葛本身来看,决策不当。
诸葛亮之前,有三个人物值得借鉴,那就是秦始皇、汉高祖、东汉刘秀。
秦始皇、刘邦、刘秀都是结束动乱社会、统一世界的人物。
在这三个人物中,诸葛亮效仿刘秀,试图像刘秀一样决定干坤。
诸葛亮知道,蜀汉的力量不能统一世界。
诸葛亮说,北伐也会让蜀汉灭亡。如果不是北伐,蜀汉也会灭亡。与其这样,不如冒险北伐,决定一战。
诸葛亮有刘秀的想法,但没有刘秀那么勇敢。
刘秀的成功。除昆阳冒死一战,奠定刘秀基地外,刘秀还有勇气去北方开基地。
刘秀前往北方,与刘杨合作,平定了动荡的北方。
每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都会回到成都,然后从成都出发。总是离不开成都的基础。
若诸葛亮能像刘秀一样将势力扩展到北方,也许诸葛亮还有成功的希望,但诸葛亮却无法走出成都。
从实际情况来看,诸葛亮北伐与刘邦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以汉中为基地,然后东进。
与刘邦相比,诸葛亮也有刘邦的一些优势。
例如,诸葛亮周围的将军魏延向诸葛亮提出,要效仿当年韩信的战略,从子午线出兵攻击曹魏。
但诸葛亮以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否认了魏延的提议。
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绝望的,如果能信任魏延,给魏延一万人马,也许北伐还有一线希望。
诸葛亮没有刘邦那么有气魄。
刘邦有信心把军队交给韩信指挥,@ 韩信能出奇兵,进入关中,打败章邯。
诸葛亮缺乏信心,不敢把军队交给魏延冒险。每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若诸葛亮能效秦始皇,远交近战,则是最佳选择。
诸葛亮最大的错误是对孙权的误判,认为孙权是外援,全力对付曹魏,有希望在北伐中取得成功。
众所周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要诸葛亮离开益州,孙权就会趁机占领益州,让诸葛亮失去基础。
如果诸葛亮能像刘秀一样,在哥哥刘演被刘璇杀害的情况下,他仍然支持更多的始皇刘璇;就像刘邦一样,他知道项羽把他分封在汉中,故意把自己困在汉中,毫不犹豫地冒险进入汉中;就像秦始皇一样,为了稳定实力雄厚的齐国,他毫不犹豫地稳定齐国,以东西两帝并存的代价与齐国交朋友。
如果诸葛亮的蜀汉称臣曹魏,稳定曹魏,然后全力对付孙权,消灭孙权,占领荆州,再回头对付曹魏,可能还有一线希望统一世界。
诸葛亮在稳定曹魏的同时,全力对付孙权,使孙权失去了曹魏的依赖。
即使曹魏趁机攻打蜀汉,诸葛亮也没有风险。
曹魏进攻蜀汉只有两种方式。
一是从汉中进入益州,二是从荆州进入益州。
如果曹魏从荆州进入益州,荆州是孙权的领土,孙权会抗拒曹魏。
如果曹魏从汉中进入益州,只要诸葛亮派人守卫汉中,曹魏就不会伤害蜀汉。
那一年,刘备不顾一切地东征孙权,正是基于这样的策略,可惜刘备慌慌张张地出兵,才造成大祸。
@ 诸葛亮要顺利出川,最好的决定就是效法秦始皇,远交近战,先消灭孙权,再对付曹操,才有统一世界的希望。
为什么韩信能顺利出川?为什么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