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在国家危机之际,总有一些人不顾一切。与岳飞、文天祥等悲剧英雄相比,郭子仪的声誉明显要小得多。然而,群体的认知并不一定等于历史事实。幸运的是,这位孤独的英雄在历史书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记。没有他,唐朝将变成一缕烟,中原可能已经沦陷。
[img]505504[/img]
安史之乱后,唐朝成了一个空架子,中原势力迅速衰落,周边势力乘乱而上。这个时候朝廷还是可以维持的。一方面,在前辈的统治下,人民安居乐业,对唐朝依然保持着一颗真诚的心,另一方面,郭子仪依靠。
764年,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在皇帝的怀疑和宦官的陷害中反叛。仆固怀恩曾与郭子仪平叛安史之乱。这次反叛带领的士兵正是郭子仪的旧部。在颜真卿的建议下,郭子仪被派去平息叛乱。叛乱确实是平静的,但仆固怀恩的势力依然存在,他自然心中有仇恨,明明自己是一个爱国忠君的人,竟然沦落到这样的结局。为此,他决定把吐蕃、回族和党项带入唐朝。
765年,党项、吐谷浑等周边小国集结30万兵力进攻唐朝。泾州、台州、凤翔被掠夺尸体遍野,李泉、奉天危在旦夕。这一次可以说是唐朝能否延续的关键时期。所有国家都来势汹汹,必须推翻唐朝的统治。如果他们成功了,中原地区将分崩离析,这些少数民族将盘旋在中原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分裂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如果没有奇怪的人出现,再次分裂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img]505505[/img]
夕阳的余晖照在战场上。郭子仪立刻坐在武器旁。他身后是2000名士兵,前面是泾阳城周围的敌人。这位孤独的英雄带着2000人进出阵容。虽然他赢得了战争,但他知道皇帝派给他的10000人与敌人作战的300000人相当于在火中取栗。他决定拆除他们的部落。碰巧仆固怀恩突然去世了。郭子仪知道机会到了。他独自骑马去见回族首领。
郭子仪的决定令人惊讶。如果回族不配合,也许他没有回头。在郭子仪的推心置腹和之前的威望影响下,回族和郭子仪重建了旧的,前者同意了退役的请求。
吐蕃看到回族和郭子仪有联系,心里难免有些怀疑,怕他们一起攻击自己。趁着晚上带大军逃跑,郭子仪听了,派大将追赶百元光,回复的军队也在帮忙,郭子仪本人带领大军跟在后面。经过几次战斗,吐蕃军队大败,郭子仪和他的团队将他们的5万名士兵斩落马下,1万多人束手无策,俘虏的牛马输不了多少。
[img]505506[/img]
两年后,吐蕃再次入侵,郭子仪这次又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吐蕃以后经常入侵大唐,但郭子仪用自己的智慧和武力打败了他们无数次。他也成为了大唐中兴的名将,在史书上有很高的评价。
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无数的英雄被拿出来赞美,但许多英雄被淹没在深湖中。虽然有些故事已经随风飘散,但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去和一些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仍将被记录在历史上。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迅速衰落,朝廷为何能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