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在不断发展,让大家摆脱历史的迷雾,回到刀光剑影的时代,看看司马的故事。
在封建时代,如果你想得到各行各业的支持,你只能掌握两个秘密:利益和人民的心。令人惊讶的是,西晋统一世界后,司马氏在江东的支持远高于原孙氏。
自孙权死后,东吴人就没有享受过几天的美好生活。
公元252年,大帝孙权去世,年仅十岁的孙子孙亮登基,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然而,内讧很快爆发了。首先,孙弘被杀,诸葛恪掌权;明年,诸葛恪将被孙峻等人杀害;三年后,孙峻病逝,权力落入孙手中。这个人残忍而嗜杀,英雄和名将无法逃脱毒手。东吴有一只鸡在飞,狗在跳。
公元258年,孙晨干脆废除了孙亮,把孙权的第六个孙子改成了傀儡。自满的孙晨兄弟五人更加胡作非为。他们权力充沛,根本不把皇帝当回事。但许多不公正的人必须自杀。明年,这些人将被孙休杀害。
孙休掌权后,试图改革弊政,实行善制,以挽救人心,振奋国力。然而,他用人不公,过于自私,无法完全改善吴栋的状况。公元263年,外部盟友蜀汉被摧毁,内部连续两年爆发叛乱。在内忧外患下,孙休死于暴病,年仅30岁。
[img]504669[/img]
鉴于形势风雨飘摇,东吴众臣一致认为,要选择一个年长的宗室作为君主,以免再次成为权臣的傀儡。根据总理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的主张,孙和(孙权的三个儿子)的长子孙浩就位了。
公元264年7月即位后,孙浩曾“新帝上任三把火”。他先是奖励大臣们,然后“发出优诏,同情士民,开仓库,开出宫女配无妻,养在花园里的野兽”,发布了同情士民的诏书,打开国库,救济贫困,释放宫女,许配给外面的单身汉,把皇家花园里养的野兽全部放回山里。
就像一个仁义博爱、不爱钱、不贪色、不贪玩的明主。有一段时间,东吴朝野的精神振奋起来,士民们互相称赞,喜出望外: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皇帝。
然而,在他们高兴多久之前,孙浩迅速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并逐渐成为鲁迅口中的“特殊暴君”。从那时起,东吴的官员和人民陷入了更可怕的深渊。
他残忍易杀。无论是扶自己上台的“恩公”濮阳兴、张布,还是皇室朱太后、孙休先帝的儿子,还是后宫、英雄、将军,都有点不满意;最令人震惊的是中国书记何邵。这个人因为中风休假几个月,被怀疑生病的孙浩抓起来折磨了几千次。最后,他甚至被锯掉,烧掉了头,全家人都流放了。尚书熊睦曾经稍加劝诫,被刀环活活撞死。官员还是这样,普通人也不会好多少。
他非常贪婪。每次宴会上,为了强迫大臣们陪他们玩,他总是安排十几个人站在一边监督。如果他发现有人喝得不够努力,或者他的言行有任何小缺陷,他会在现场修理,从被殴打到直接处死。
他好色无度。强迫政府在民间抓住美女,所有工资200块石头的官员每年都要把女儿登记在案,先由孙浩挑选,剩下的才能结婚。短短几年,他的后宫里有成千上万的美女。为了安顿下来,孙浩大兴土木工程,极度奢侈,人民苦不堪言。
他喜气洋洋,军国主义,无视现实差距。在他执政期间,他反复进行北伐,他的国力和民力被耗尽。在他残酷的统治下,东吴上下忧心忡忡,战战兢兢,经常发生士兵投敌、人民起义的事件。东吴朝野离心离德,散沙散沙。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东吴的敌人西晋对东吴特别好。
[img]504670[/img]
孙皓在位时,蜀汉已灭,晋吴实力差距较大;西晋已经占据了长江的上游,形成了对孙吴的包围。然而,鉴于江东缺乏进攻,司马氏朝廷一直怀疑武力吞并东吴,因为它依靠优秀的地理位置和防守。
鉴于内部意见不一致,司马炎在此期间并不努力,依靠杨湖负责江东的管理。杨湖的想法非常明确:一步一步,攻击城市,攻击心,从军事和人民的两个方面逐渐瓦解吴的意志,然后抓住机会一举消灭。
杨虎被任命为首都荆州军事后,开始削弱江东的物力和心理。
@ 他在前线稳扎稳打,筑城占耕地,削弱了对方的后勤供应,迫使孙吴前线的许多军队投降,石城以西被羊虎侵蚀;
@ 注意买人心。每次战争结束后,他总是释放囚犯;甚至在战斗中抢劫孙吴人民的食物,战后还款;通常在前线狩猎,遇到孙吴军队第一次射击动物,他慷慨地给对方;俘虏孙吴将军邓翔,安全释放;潘静和西晋战役,杨湖埋葬,允许孩子们来收回尸体。当然,也有两大巨头的互相欣赏故事,即胡和陆抗。
杨虎的仁义与孙浩的残忍形成鲜明对比。十多年来,西晋对孙吴的前线不仅强大,而且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心。孙吴军民越来越尊重敌人的指挥官,甚至称他为“羊公”。
一开始,只有一些前线的东吴士兵陆续投奔西晋;后来,越来越多的将军也带着家人来投降。
[img]504671[/img]
公元279年,杜接任时,鉴于孙皓已经完全失去人心,东吴分崩离析,司马炎下定决定派兵南下,仅用了四个月就赢得了江东,三国正式结束,司马炎结束了80年的分裂局面。
随后,司马炎在江东执行了一系列善政。
@ 善待孙浩,封他为归命侯,给予东吴宗室同样的优待,不仅给予礼物和金钱,还给予官职。孙虽然早已不受欢迎,但他们毕竟是东吴的象征。善待这些人相当于向江东释放善意;
@ 他派使者到江东分别安慰,牧羊人和以下官员都保留了;同时,他还废除了东吴原有的苛刻政策,一切都很简单。原有利益得到保障,制度得到改善,江东官员和人民都很高兴;
第三,司马炎只有在江东名人和老人的基础上才能被授予官职。为了鼓励江东将军和人民迁往寿阳,司马炎还提供了优惠条件,免征10-20年的税收和劳动。
这是一个软的方面。在硬方面,司马炎派著名大臣守卫荆州和扬州。这些官员政治良好,成功地安抚了江东。例如,后来,当楚王司马伟守卫荆州时,他“能赢得公众的心”。后来,他和司马亮的亲信是江东的勇敢;他死后,江东“不流泪,人们为此建立祠堂”。
[img]504672[/img]
由此可见,西晋对江东的吸收和管理非常成功,甚至比孙氏家族还要好得多。
@ 在八王之乱爆发期间,司马瑞于公元307年带着王导渡江前往建邺城,开始苦心经营江东。作为当时最富有的家庭之一,王导利用自己和家庭的巨大影响力,帮助司马瑞团结南北家族,建立权威;同时,他开始建设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
@ 王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守卫着重要的地方作为依靠。例如,王导的表弟王敦促荆州刺史,都督荆、扬、江、湘、交、广六州军事。长江中游,其他地区根本搅不起水花。
因此,司马氏在统一前收买人心,统一后施善政,八王之乱期间刻意经营;经过这一组合,江东豪族和人民对司马氏的认可度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孙氏家族。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氏在中原沉沦和西晋灭亡后仍能在江东生活数百年。
得人心的人得天下,这个道理不会过时。
为什么司马氏在西晋灭亡后能在江东苟活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