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为什么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以至于“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元756年,由于潼关守军在灵宝战役中大败,10多万守军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安史叛军进入关中,逼迫长安,唐玄宗匆匆逃离长安城,西逃入蜀。
公元783年,由于泾原军东调,经过长安时,没有得到朝廷的奖励,士兵们激怒,起兵围攻长安城,唐德宗被迫逃往奉天。
[img]503140[/img]
公元784年,刚刚回到长安城的唐德宗再次被迫逃离长安城和梁州。
公元885年,由于唐熙宗最喜欢的宦官田令孜和河中节日加剧了王重荣之间的矛盾,王崇荣和李克共同击败了守卫长安的神策军,唐熙宗逃往凤翔。
公元895年,河中节度使王崇荣死亡,诸子争立。唐昭宗采纳了李克用的建议,立王珂为河中节度使,引起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不满。李茂贞带兵攻打长安,唐昭宗逃跑,被华州节度使韩健劫持。
公元903年,朱温攻打凤翔,将唐昭宗从李茂贞手中带到洛阳城。
这就是唐代“国都六陷,天子九迁”中与藩镇叛乱有关的“六迁”。
那么,为什么唐朝会形成“藩镇分离主义”的局面,以至于“国都六陷,皇帝九迁”,这是“安史之乱”的遗留问题,还是唐朝建立以来自己的制度问题?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作者给出了答案:
唐代出现了“藩镇分离主义”的格局,其根源在于其自身的制度问题。“安史之乱”起到了催化作用,“黄巢之乱”是火药桶引爆“藩镇分离主义”的火星。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唐承隋制继续实行“都督县”三级制度。然而,地方最高行政区划“都督府”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划分的,而是唐初统一战争和边防的需要。它只是在大陆重要地区和边境重要城镇设立的,其权力相当于后来的节制。
[img]503141[/img]
这样,随着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几代君王的不断开放,唐朝繁荣时期,日本海东起,西至西海,北至玄阙州,南至罗伏州,占地面积1200多万平方公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300多个州逐渐建立,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大大降低。
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和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监督区划。道的长官称之为“采访使者”,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刺史”,由朝中大员直接任命,负责监督该地区的官员,但没有行政权力。
唐睿宗景云年间,唐代中央政府逐渐废除了“都督府”的行政水平,改造了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天宝十节度使”逐渐形成。
如果唐朝能够将监督权与行政权分开,即节度使负责行使行政权,采访使负责行使监督权。没有监督权的节度使在朝中大员的监督下,没有欺骗和阴谋叛乱的机会,也没有行政权的采访使,也没有叛乱的可能。
然而,这就是问题所在。有些人凭借皇帝的信任将监督权与行政权结合起来——在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凭借唐玄宗的信任将采访权与节度权结合起来,为随后的“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
公元762年10月,仆固怀恩指挥唐军在昭觉寺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史朝义一路崩溃。看到史朝义的大趋势已经消失,其部门向莫州、范阳等地投降,使史朝义绝望,最终上吊自杀,“安史之乱”彻底结束。
[img]503142[/img]
此时,由于唐朝中央政府实施了“只惩罚第一恶,从不问”的平叛政策,田承思、李怀仙等人没有被追究责任,而是被授予军事权力,崇拜河北省三个城镇的节度使者。到目前为止,虽然唐朝平息了“安史之乱”,正式统一了世界,但田承思、李怀仙等人没有被清算,但再次授予军事权力,使河北三个城镇实际上形成了分离。
但是,如果你认为“藩镇割据”的局面是这样形成的,那就错了。
在“安史之乱”中,虽然唐朝平叛的需要在很多地方设立了节度使,但这些节度大致分为三大集团—边疆节度使集团、中原节度使集团和东南节度使集团。
边疆节度使是以最初的“天宝十节度使”为基础的节度使集团,主要负责抵御外族入侵。
中原节度使是在中原腹地设立的,最初是为了抵御“安史之乱”,改变“外重内轻”的军事布局。“安史之乱”平定后,他们肩负着监视边疆节度使、守卫中央朝廷的重任。
在“安史之乱”中,唐朝中央政府成立了东南节度使,以更好地控制东南财政资源。他们负责为中央政府和中原节度使集团提供财政支持。
因此,这三个部分制约了集团。除了河北三镇的局部分裂势力外,唐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失去对藩镇的控制。相反,藩镇不得不到处听从朝廷的命令。
[img]503143[/img]
即使是分离主义者的河北三个城镇也不能被视为完全分离主义者的城镇。他们试图摆脱中央统治,但他们不能否认中央政府。他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服从唐代中央政府的命令,以安抚人民。此外,在唐宪宗时期,河北三个城镇已经平静下来,分离主义者已经完全消除。
也就是说,在安史之乱结束到唐懿宗晚年的100多年里,唐朝并没有使“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而是在一定程序上打击甚至消灭了割据。那么,唐朝为什么死于“藩镇割据”呢?
这也从“黄巢起义”开始。黄巢等人起兵后,唐朝中央政府不断增强藩镇的独立性,希望借助藩镇的力量平息叛乱,但一些像李克用、王重荣、高平等雄心勃勃的家庭利用这一趋势,大量的藩镇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他们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力量,不想为朝廷而战,最终使“黄巢起义”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占领了长安城。
唐朝中央政府终于平定起义后,这些藩镇失去了控制,唐朝进入了藩镇分离的并购战争,中央政府开始名存实亡...
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唐朝为何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