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刘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诸葛亮作为蜀汉宰相,充分发挥了国家事务的责任和责任精神。诸葛亮应该亲自参与国家事务,无论大小。诸葛亮决定一切国家事务。刘禅在《三国志,后主传》中有句话:祭由寡人,政则葛氏。作为蜀汉之主,刘禅只掌握了皇室宗族、祭祀等家庭事务,手中没有实权。诸葛亮决定了国家治理、军政大事、政策法规。从这个角度不难看出,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独揽大权近十年。刘禅的不满溢于言表。
[img]502589[/img]
回到朝代后,十七岁的刘禅成了皇帝,封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也不辱使命,为统一江山,完成先皇刘备的遗愿,曾六出祁山,真是鞠躬致死。然而,人称“扶不起阿斗”的刘禅,在孔明出征祁山时,多次听宦官的话,无缘无故召回,真是气愤不已。若说他昏庸无能,又有点言过其实。据史料记载,他是三国时期最长的皇帝,执政41年,诸葛亮只帮助他11年。
孔明所做的一切都是刘禅知道的,没有扭矩。刘禅的心理是一个孩子,没有父亲和皇帝,不依靠诸葛亮可以依靠谁。孔明受到后人的钦佩,完全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折服。刘禅和康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康熙年纪大了,要亲政,要权力和斗争。这种君臣关系与刘禅和孔明完全不同。没有必要质疑诸葛亮和刘禅。
[img]502590[/img]
蜀国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权职位,领导着全国军政大权。诸葛亮死后不久,刘禅直接取消了总理职位的设置,成立了司马将军,极大地限制了他的权利,增加了皇帝的实权。可以说,刘禅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诸葛亮的专权,但由于诸葛亮生前的权威,他不敢表现,只能忍受。诸葛亮为蜀汉大业,“尽力而为,死后已”。刘备去世后,他全心全意地协助后主刘禅,但没有考虑到刘禅对亲政的渴望,实施了专权行为,导致刘禅表示恭敬,但实际上他内心怨恨。可悲可叹。
刘禅真的那么尊重诸葛亮吗?他觉得诸葛亮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