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羲之书法出众,儿子怎么劝他改体?

王羲之(303-361年),字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右将军,又被称为“王右军”。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代誉为“书圣”。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尊敬,被誉为“世界第一行书”。这样一个书法精湛的人,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向他提出了改变。发生了什么事?

王羲之出生于东晋的一个著名家庭。他的父亲王旷也是一位书法大师。在他们的王氏书法家族中,不仅有父子竞争、兄弟竞争,还有夫妻竞争和婚姻竞争。这不仅在中国书法史上令人眼花缭乱,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其中,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这对父子也被后人称为“二王”,也有人称王羲之为“大圣”,王献之为“小圣”。

在这个书法世家里,王献之最有禀赋,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王羲之的精心传授和指导。

据说王献之为了测试王献之的笔力,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出了他的笔,结果却没有拔出来,叹了口气:“此后当复有大名!”

[img]502120[/img]

王献之的书法有精楷、行、草、隶,敢于创新,不受父亲影响。他的话甚至在笔势和魅力上超过了父亲王羲之。

米菲,北宋的书法家[fú]称赞王献之“运笔如火筷画灰,连属无端,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这就是指王献之在草书上的“一笔书”狂草。

相传王献之有一次出门,看到博物馆墙外新涂的白墙很干净,就拿起一把刷子,用墨水写了方丈的大字。因为字写得好,观众如云。王羲之看到后也很佩服,问是谁写的。大家回答:“七郎”。

王献之有着高超的书法思想和远见。他曾劝父亲王羲之改身。当时他才十五六岁。王献之认为,一切都在灵活性上,独立的草书不能表现出更大的气势。

经过深入研究,王献之认为草书和行书之间可以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径,他建议父亲应该“改变”。

王献之不仅试图突破过去,还想超越父亲。据《论书表》记载,谢安曾问王献之:“你的书法和王右军相比怎么样?”他回答说:“一定要超越我爸!”

《书谱》中叶记载了一个故事,王羲之去京城前临行题壁。王献之偷偷抹去父亲写的字,重写,以为写得很好。

后来,王羲之回到家,看到了,叹了口气说:“我去的时候好像真的喝醉了。”王献之听到后感到羞愧。这一谣言足以表明,虽然王献之有意与父亲竞争,但他也有自知之明。

王献之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行书以15字的《鸭头丸帖》为代表,草书名为22字的《中秋贴》。清乾隆皇帝还将《中秋贴》列为“三希帖”之一,视为国宝。

王献之是魏晋时期书法家中比较晚出的一个,客观上也给他带来了“兼家之长,集群之美”的机会。

因此,王献之并不局限于学习一门学科,而是穷通各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以打破古代“破体书”为荣的书坛,最终获得了与父亲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誉。


王羲之书法出众,儿子怎么劝他改体?王羲之书法出众,儿子怎么劝他改体?

,,,,,,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 关于司马德宗的生理状态,各种史籍的记载如出一辙。《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 中国古代书圣王羲之介绍
  • 王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说到书法,我们不得不说王羲之;说到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也许我们可以讲几个关于他的故事...

  • 楚蒜子,东晋奇女子:六位皇帝一生三次垂幕听政治
  • 东晋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优雅,但命运总是和她开残酷的玩笑。自从她成为女王以来,她一生中经历了六位皇帝...

  • 王羲之简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书法家王羲之的生活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琅琊(今山东临沂)祖籍,后迁会稽山阴(...

  • 书圣王羲之气量狭窄,被人嘲笑,被活活气死
  • 书圣王羲之的死:三国英雄周瑜气死,我们都知道;然而,历史上第一位书法家王羲之也气死了。想想看,我真的很叹气。王羲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