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晚清彩票,
一夜暴富的诱惑不仅对今天的人充满了向往,对晚清的人来说也是不可抗拒的。
晚清时期,中国出现的彩票大多是进口产品。最早的彩票是由西班牙控制下的菲律宾发行的,当时被称为吕宋票。
[img]498193[/img]
吕宋票
鸦片战争1840年爆发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相继开放通商港,随后西方的彩票也流入中国。
那一年,彩票首次出现在上海。这种形式的“赌博”让清末的人感到非常新奇。面对外国人和当地商业银行的主张,人们情不自禁地争相购买,希望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史书记载了当时的彩票:
每次开奖日,人们的心怦怦直跳,意摇而不安..
吕宋票在晚清发行了30多年,期间手控彩票发行的西班牙人赚了不少钱,每年净利润高达50万两白银。
后来,由于1898年美国人和西班牙人争夺菲律宾殖民地,吕宋票无法发行,战争停止了中菲之间的船只。
[img]498194[/img]
菲律宾的彩票信息从未获得,买了最后一期彩票的人每天都在等彩票,但总是被告知,请耐心等待,直到大家等了四个月,西班牙失败,公司破产逃跑。
此后,吕宋票退出中国市场,其离开也使中国突然出现了彩票市场的巨大空缺。
这时,朝廷很快就填满了,毕竟,这种成本很小的大生意,让谁看起来不贪婪?
1899年4月23日,清廷正式批准成立广济公司,在上海张远开业,发行和销售彩票。当时,第一张彩票是“江南免费彩票”,售价1万张,每张5元。
这种低收入、高收入的交易很快让清廷尝到了甜头,于是清廷发行的彩票开始在各省市发行。同时,只要税额足够,清廷就会批准一些行业发行的彩票。
[img]498195[/img]
在此期间,清廷在各地批准的彩票种类繁多。仅1901年,就批准了200多种彩票,其中还有青楼届粉尘女性彩票。彩票头是:
如果谁中了头奖,就可以娶最漂亮的妓女回家,如果妓女自己中了头奖,就可以用彩票赎身从良。
浙江发行后,还有一种“美人券”,引起了全国的轩然大波。
[img]498196[/img]
这张美人券的发行者是一位著名的美女,为了救济当时浙江水灾灾民,她决定舍身救灾,在她发行的彩票上说明:
谁赢了头彩,无论老少贫富,粗细艳,都能立刻成为她的丈夫。
当时很多人争相买,都想成为美女之夫。其中一位名叫李鉴清的学者多年来一直钦佩这位美女。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卖掉了家里的五栋房子,都砸进去买彩票,但结果是他们赔钱了。
晚清时期,中国购买彩票已成为全民事件,官员、人民、学者都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竞争。
[img]498197[/img]
这份声明描述了当时的疯狂:
大街小巷,招牌林立,卖彩票处也;孩子们走卒,谈偶语者,买彩票。
清末,朝廷花费巨大,《辛丑条约》的赔偿金被分配到各省。为了筹集资金,各省官员加大了彩票发行力度。
两江总督张之洞曾规定,发行彩票时,知府必须购买500张。知府购买后,将彩票摊牌。辖区内的县长每人必须购买50张彩票。
而下面的知县则继续向下摊派,人民、士绅每家每户都要有购买定额,不买彩票,就会被关进监狱。
晚清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荒谬的案例:
有一个人被派去买两张彩票,但这个人只愿意认领一张,最后被抓进了政府。县长的最终判决是:必须买两张,同时加罚两张。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彩票在晚清发扬光大后,逐渐出国,出口到马来半岛、文莱,甚至到当年吕宋票的发行地菲律宾。这可以看作是回头赚了一笔外汇。
晚清彩票是什么样的? 人们都想有一夜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