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关羽张飞去世后,刘备非常生气,决定举起军队攻击苏州。此时,刘备拒绝了任何人的劝阻,最终失败了,甚至死在了白帝城。但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刘备两年后选择攻击苏州而不是曹魏?
[img]499115[/img]
首先,让我们比较一下刘备当时哭了两次。首先,关羽死后,刘备整天哭,连饭都吃不下。我们不重视刘备是否假装。另一方面,当刘备为先帝哭泣时,他直接生病了。可以看出,哭泣的程度明显比哭泣的二弟更严重。汉献帝退位时,他在哭什么?当然,哭泣是我错过的一个好机会。让我们先做个比较。起初,刘备的下属建议他成为皇帝,但刘备不仅拒绝了,而且非常生气。然而,尽管刘备第二次拒绝了,但他的态度并没有以前那么坚定。而且到了第三次,刘备跟诸葛亮说自己不想当皇帝,只是怕别人说自己的闲话。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不是君子。
还有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点。虽然曹丕成为了皇帝,但他并没有杀死汉献帝。当然,刘备在洛阳有很多耳朵和眼睛,但为什么他得到的消息是汉献帝已经死了?我们能把刘备当成自己的谣言吗?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登基的理由。而且如果汉献帝没有死,那么刘备最多只能自封为王,不能为皇。最重要的是把家里的一切都投入到汉献帝身上,刘备就没那么傻了。
[img]499116[/img]
而坐在皇帝身上的刘备,一心一意地想伐吴,不顾众人的阻碍,坚决不对曹魏动手。这些臣子不明白刘备为什么会这样,但刘备很清楚汉献帝没有死,如果曹魏救了汉献帝,他们的王位应该如何处理?在汉献帝去世之前,刘备就在自己心中盘算,坚决不能对曹魏动手。毕竟我能从一个草民混到这样的地位,就是打着汉朝的名字。如果汉献帝回来,他不让王位,他不能再说了吗?放弃皇位不是浪费了几十年的努力吗?
就这样,刘备以为兄弟报仇的名义向东吴发兵。东吴的实力明显弱于刘备。如果刘备真的想快速结束战争,东吴根本无法抗拒。然而,刘备不想快速结束这场战斗。他想把汉献帝拖死。在这场战斗中,刘备把所有的将军都放在后面,独自带领军队前进。就连诸葛亮也没有随军。可见刘备心中的小九九。
[img]499117[/img]
刘备亲自带领军队与东吴作战,屡战屡胜。胜利速度太快,自然违背了刘备的意愿,于是他选择驻军,留下了700英里的联营,最后被鲁迅烧死。70万军队功亏一篑,刘备几十年的发展回到解放前,刘备病不起,最后死在白帝城。
刘备登上皇位后,为什么一心一意想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