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是宋代的传奇军人家族,杨家一门出了许多著名的将军,但既然杨家将如此强大,为什么北宋还是被金毁了呢?
事实上,杨家将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历史上,杨家真的有一个忠实的敌人。北宋著名作家欧阳修称赞杨业和杨延昭“父子都是名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被称为无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谈论野生和垂直。”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呢?北宋灭亡时,这样一支生力军去了哪里?
事实上,杨家将的名声只维持了三代人。在北宋灭亡之前,他们的实力已经消失了。杨业、杨延昭、杨文光是历史上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为后人传播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闻名于世。
历史上没有佘太君,没有杨宗保,没有穆桂英。杀死杨业的应该是王贤,而不是潘美。王贤是个恶棍,从诬陷教练开始。也许是因为王贤的官职太小,不足以突出杨家。在杨家将的传说中,潘美不幸地摆脱了这件事。
第一代是著名的杨业(演义小说中的杨令公)。
杨业是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杨业的父亲杨新曾是后汉的林州刺史(今陕西神木)。后汉被后周摧毁,后汉河东节使刘崇建立了北汉。杨业弱冠跟随刘崇。年轻英雄的杨崇贵受到刘崇的高度重视。他以杨重贵为孙子,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首先担任安全指挥官,并以勇敢的名义晋升为建雄军。
北汉灭亡后,刘继业向北宋投降。宋太宗知道刘继业的名声,并授予他左领军将军和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回到宋朝后,他又回到了姓杨的名字。宋太宗以杨业为基础老于边事,拜其部署了代州刺史和三交驻泊兵马。
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未来辽国看到杨业的旗帜,就不战而走。守边的将军避免了杨业的名声,并多次向宋太宗写信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西路军主将潘美、杨业。途中,由于曹彬在歧沟关战败,田重进,潘美蔚州战败,导致辽军优势兵力与他决战。耶律斜云大军来追,杨业主张避其锋芒,但被监军王冼嘲讽,并诽谤他怀有二心。作为前朝归降的武将,杨业最忌讳别人猜测。于是不顾前途危险,毅然要求带兵出征。结果狼牙村被打败,没有得到支持,最后被陈家谷(今山西宁武)包围。杨业看到没有人支持,哀悼,全军被摧毁。其子杨延玉也在这场战斗中战死,杨业无限悲愤,为了表白忠诚,绝食三天而死。
[img]491741[/img]
杨业在杨家将中名声最大,牺牲最壮烈。
杨家将第二代代表人物为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本名杨延郎,为避讳,改名为杨延昭。
雍熙北伐三年后,杨延昭和父亲兄弟一起出征。在攻击朔州时,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射中手臂,但他的战斗更加勇敢。杨叶死后,杨延昭从崇拜官晋升为崇仪副使。后来,他担任保州边缘的巡逻使,并在河北边防前线工作。
杨延昭守边的功劳多次升职。景德两年后,杨延昭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大中祥符工作了七年(1014年),终年57岁。
杨家将的第三代表人物是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以班行取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遇到安抚陕西的范仲淹,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华,就把他带到了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在治平过程中,宿卫将领被选中。宋英宗认为杨文广是名将后,也有功劳。杨文广被提拔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指挥使,迁至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因此,他参加了西夏的防御作战。
西宁七年(1074年)三月,辽宋边境沉寂了30年左右,又发生了争端——辽朝派使到宋朝,争夺河东边界。定州路副总经理杨文光提出了战略地图,夺取了燕子地区。朝廷还没来得及批准和回复。那年11月,杨文光去世了。享年75岁。
杨文光死后,大约有三代人没有多大前途。此时,大多数人已经搬出了天波杨府。作为贵族府,他们没有资格居住。他们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据说在宋徽宗初年,杨家将完全衰落。
53年后,北宋灭亡。
[img]491742[/img]
由于其来路不正,北宋王朝属于兵变,@ 自太祖以来,一直致力于重文抑武的经营,“杯酒释兵权”的思想是历代皇帝心中的鬼影。
那么,北宋末年的军队情况如何呢?据说全国有160万兵力,首都有20多万兵力。只有6万金人来入侵。然而,它被打败了。
即使在亡国的危险中,面对杨家将一样忠诚的李刚、宗泽、种师道,徽宗也让他们站在一边。他宁愿相信一个叫郭京的骗子带领所谓的神兵用法术与金兵作战。结果,城市破裂,国家死亡。
即使杨家将在北宋末年仍然是国家军队的骨干,也无济于事。
杨家将在历史上的战斗力如何?这支军队后来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