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虽然智慧过人,但心术不正,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视为奸邪”。他和王钦若、林特、陈鹏年、刘承贵都以奸邪险伪著称,被称为“五鬼”。宋真宗赵恒相信迷信,丁谓尽力迎合,用神仙之事启迪皇帝。
[img]490491[/img]
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听王钦若制作“天书”,准备举行泰山封禅等事。不久,王诈称京师、泰山“天书”下降,为此特改元大中祥符。起初,由于朝廷内库资金短缺,禅宗封存尚未确定。有一天,宋真宗问丁谓:“封禅经费有问题吗?丁谓回答说:“资金充足,大计有余。宋真宗听后决定封禅泰山,诏丁称为计量泰山路粮草使,负责所有资金。10月前,他以三司的名义向中内库借了10万两银,并命令各州捐款贡品,集中在泰山下。成千上万的封禅队伍,浩浩荡荡。封禅结束,又到曲阜祭祀孔子。这次封禅活动花费了800多万元。丁谓曾修编《封禅记》。
[img]490492[/img]
宋真宗要在宫城建玉清昭应宫,左右近臣上疏劝诫。真宗召问,丁谓回答说:“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并用来祈祷皇嗣。群臣有抑陛下者,愿以此论之。从此没有人敢再劝诫。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命丁谓修玉清昭应宫使,加天书使、总领建造会灵观、玉皇像使、修景灵宫使、天书仪卫副使。丁谓做这些事可谓是尽心尽力。玉清昭应宫估计3600多对,原估计25年建成。丁谓征集了大批工匠,严令日夜不停,只用了七年时间就建成了,深受皇帝的赞赏。给宴赋诗以宠其行。
丁谓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盲目迎合皇帝,给皇帝出坏主意,自然会遭到正直的人的反对。著名大臣寇准特别讨厌他奉承主人。因此,丁谓罗织罪极力排挤,寇准被罢相贬官。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乾兴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死亡,宋仁宗即位。13岁时,太后听政。丁谓利用职位修改了“诏书”,将真正的死因归咎于寇准,并以此为借口,清除了朝中所有善待寇准的大臣。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规定将重要奏章先送丁谓阅读后再送内廷,以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雷允恭是修宋真宗皇陵的都监,并判天监邢中和擅自改陵穴,这本来是要杀头的事,“众议日喧”,而丁谓庇护雷允恭,不作处理。但最终被曝光,惹怒了太后,雷允恭被惩罚,丁谓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司户参军,四个儿子全部被降职。抄没家产时,从他家搜到“四方贿遗,不胜纪”。
丁谓贬官至死共十五年,在崖州三年多,在雷州五年多,在道州近四年,在光州约三年。明道年间(1032-1033),授予秘书监志仕,允许在光州定居(今河南省黄川)。
景佑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丁谓为何将宋真宗的死因归咎于寇准?他有什么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