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候,我们对有才华的人都有很大的善意。如果一个女人既有才华又有才华,她往往会受到人们的追捧,最好的人也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然而,纵观历史,许多才女的结局往往并不令人满意。
在中国古代,整体环境对女性并不友好。如果一个女人表现出很高的才华,那对她自己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她们的处境让人叹息。
先说唐朝的几位才女。
薛涛的“知名度”相对较高,出生在官宦之家。然而,薛涛的父亲薛云诚实而敢于说话,因此他冒犯了当代权贵,被贬到四川。
于是,一家人从繁华的首都长安搬到了遥远的成都。14岁时,薛涛的父亲死于南诏,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因此,为了谋生,薛涛在16岁时加入了音乐,成为了一名营妓。
[img]489403[/img]
当时的薛涛不仅美丽多才多艺,于是结交了白居易、杜牧等知名文人。@ 薛涛、韦皋、元祯还有情感交集,但都没有结果。魏皋给了她很多经济资助,但这助长了她的脾气。当时,四川的一些官员想见韦皋,就开始和她建立关系。韦皋对此非常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送到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以示惩罚。
最后,薛涛离开乐籍后,过着非常淡漠的生活,73岁生日。
鱼玄机,也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人生经历相当坎坷。关于她的文字史籍很少见,只是散布在一些个人文集中。
据说她很聪明,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据说温庭筠欣赏鱼玄机的才华,使他们成为好朋友,时不时地与诗歌交朋友。之后,温庭筠把她嫁给了李毅。然而,李毅已经有了妻子。鱼玄机是主母,不得不出家当道士。但不知怎么的,鱼玄机因嫉妒杀了女仆,三年后被处死。
临死前,她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狱中作》:
烧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由于资料少,无法对鱼玄机做出完整的评价,只能通过她留下的诗歌来鉴别它的才华。鱼玄机的诗有49首,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藏有南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 《文苑英华》中有一首鱼玄机《折杨柳》,不集中,故世存鱼玄机诗50首。
就像他们两个一样,如果把它放在现在,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至少在生活中没有顾虑。但他们不得不冤枉自己,即使他们充满了才华,没有父亲、兄弟、丈夫的祝福,生活只能被描述为困难和危险。
事实上,李隆基的妃子江采萍也是那个时代的才女。据说她五六岁的时候可以写诗作文。她12岁时入宫,受到皇帝的青睐,被称为“梅妃”。然而,一位杨贵妃来了,最终将她贬入了冷宫。
“安史之乱”时,李隆基偷偷逃走了。他身边只有杨贵妃,其他人都不想要。然而,当李隆基回来时,他找不到任何人。由于唐玄宗落逃,没有带上阳宫的梅妃,梅妃不得不裹身自杀。
看看她和皇帝赏梅时写的诗:
一枝疏影素,独抗霜冷。
早晚散香,香飘十里长。
换句话说,有一天,梅妃梦见太上皇唐玄宗。梅妃说:“陛下逃跑的时候,我死在乱兵手里,可怜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东面的梅树下。最后,唐玄宗派人在温泉池边的梅树下找到了梅妃的尸体,外面裹着锦褥,上面堆着几乎三尺厚的土。看到梅妃肋下有刀痕,唐玄宗大哭起来,以妃礼改葬,命人在她的墓地周围种植各种梅树,并亲自为她写祭文...
如果当年不进皇家后院,江采萍会不会过得更幸福,文学造诣会不会更进一步?
在前进的朝代,南齐也有一个才女。虽然她只活了23岁,但她在民间很有名。她就是苏晓晓。事实上,她自己的诗几乎没有保留,但历代都会有文人写她的故事,最早出现在《玉台新咏》中。
那苏小小有什么传奇故事呢?
这仍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美丽的故事,但她只是一个诗伎。哪个大家庭能接受这个身份?看来她和当时的一些文人有很多交集,但她只是看到了自己的美丽,交流了一些诗歌和文字。幸运的是,苏晓晓不是一个与情感纠缠在一起的人,但她的健康状况不好。她很早就感谢了这个世界。临终前,他告诉身边的人:“我别无选择,只想死后埋骨西陵。”
事实上,苏小小的故事可以流传下来,更多的是她资助了一个学生鲍仁考学。后来鲍仁考中了,但她已经魂归西天了。考试成绩第一的鲍仁后来按照苏小晓“埋骨西陵”的遗愿,出资在西陵桥旁择地造墓。墓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钱塘苏小墓”。但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墓被红卫兵摧毁。2004年公众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建苏小墓,园林专家孟兆真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重建。
想想看,太多的文人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女人,不仅才貌俱佳,而且心心相通。
@ 历史上还有一位才女蔡文姬,如果曹操后来没有花钱赎回她,估计文学史上的颜色会少一些。
蔡文姬的父亲蔡勇是东汉末年一位非常强大的作家和书法家。在得知女儿的音乐天赋后,她也致力于培养她。然而,蔡文姬的第一次婚姻只能回到她母亲的家,因为她丈夫死得太早了。当时,董卓拿着汉朝,强迫蔡勇去当官,然后杀了他。之后,蔡文姬失去了依赖,被抢劫到匈奴。
[img]489404[/img]
也许,在她看来,这一生应该是定性的。
幸运的是,曹操和蔡勇是好朋友。听到她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把她带回来,并为她安排了一段婚姻。只有这样,他才有了悲伤和愤怒的诗:
汉季失权,董卓乱天常。
篡杀志欲图,先害诸贤良。
……
流离成卑鄙,往往害怕再捐废。
人生几何时,终年忧愁。
现在,如果你再读一遍他们的故事,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不公平。既然给了他们这么优秀的才华,为什么要给他们这么多磨难?
只能说,在这样的社会里,从来没有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多少人真的很欣赏他们?曹操带着蔡文姬回来,借丈夫犯罪的机会向蔡勇要书。虽然曹操热爱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仍然隐藏着一种自私。
@ 也许只有像薛涛一样,看不起红尘的一切,才能活得高寿。
历史上有哪些才女?他们的结局是什么?